[发明专利]弹簧、使用其的半自动滑动装置及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7072.5 | 申请日: | 200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5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昊帅;李在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14 | 分类号: | H04M1/14;H04M1/02;H0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鸿禧;谭昌驰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使用 半自动 滑动 装置 便携式 通信 终端 | ||
1.一种在滑动型终端的滑动装置中使用的弹簧,所述弹簧包括:
第一螺旋弹簧,具有第一端和通过第一拉杆弹簧连接到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另一端,第一另一端布置在第一螺旋弹簧的中心;
第二螺旋弹簧,具有第二端和通过第二拉杆弹簧连接到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另一端,第二另一端布置在第二螺旋弹簧的中心;
连接体,其中,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固定到连接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其中,第一螺旋弹簧包括至少一圈的缠绕,第二螺旋弹簧包括至少一圈的缠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其中,连接体具有线性形状,并且包括第一半圆端和与第一半圆端相对的第二半圆端,其中,第一螺旋弹簧与第一半圆端相邻,第二螺旋弹簧与第二半圆端相邻,第一螺旋弹簧与第二螺旋弹簧并列地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其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都沿着远离连接体的方向施加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其中,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都螺旋地缠绕,以使得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的直径分别朝着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的中心逐渐减小,其中,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具有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基本相同的厚度。
6.一种滑动装置,包括:
主壳体,包括上表面;
滑动壳体,包括下表面;
弹簧,其中,所述弹簧包括:
第一端,旋转地结合到主壳体的上表面;
第一螺旋弹簧,连接到第一端;
第二端,旋转地结合到滑动壳体的下表面;
第二螺旋弹簧,连接到第二端;
连接体,用于使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成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动装置,其中,连接体包括第一半圆端和第二半圆端,其中,第一螺旋弹簧与第一半圆端相邻,第二螺旋弹簧与第二半圆端相邻,第一螺旋弹簧与第二螺旋弹簧并列地布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动装置,其中,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平行地螺旋地缠绕,以使得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的直径分别朝着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的中心逐渐减小,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具有与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基本相同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动装置,其中,当滑动壳体打开超过第一距离时,弹簧提供第一力以帮助打开滑动壳体,当滑动壳体打开小于第一距离时,弹簧提供第二力以帮助闭合滑动壳体。
10.一种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包括:
主壳体,包括上表面;
滑动壳体,包括下表面;
弹簧,结合在主壳体的上表面与滑动壳体的下表面之间,用于帮助滑动壳体运动;
开口,形成在主壳体的上表面中,位于与弹簧的运动空间隔开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还包括位于所述开口中的柔性电路,其中,弹簧布置在主壳体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区域中,开口形成在主壳体的上表面上的第二区域中,以防止在滑动壳体的运动期间弹簧与柔性电路相互抵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其中,第一区域是主壳体的上表面的左区域,第二区域是主壳体的上表面上的右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隔开,彼此独立。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滑动型便携式通信终端,其中,弹簧为滑动壳体提供半自动打开/闭合力。
14.一种在滑动型终端的滑动装置中使用的弹簧,所述弹簧包括:
第一端;
第一螺旋弹簧,连接到第一端;
第二螺旋弹簧,连接到第一螺旋弹簧,并且面对第一螺旋弹簧;
弯曲的连接体,设置在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之间,朝着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突出,以使弹性最大化;
第二端,连接到第二螺旋弹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弹簧,其中,弹簧的轮廓呈“W”形。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弹簧,其中,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平行地缠绕,其中,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第一端和第二端具有基本相同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70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