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7203.X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卢仁生;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361102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科技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器已广泛的应用在电子产品显示装置上。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故已广泛的应用在可携式电视、移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电脑、桌上型显示器、以及投影电视等消费性电子或电脑产品中,成为显示器的主流。
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非发光显示元件,需通过背光模块提供所需的光源。由于背光模块的性能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萤幕的品质,因此是液晶显示萤幕中相当重要的零组件。
一般而言,背光模块由导光板、反射板、扩散板、菱镜片等光学膜片、多个背光源以及背板所组成。其中光学膜片在组装时,较难以肉眼判断其正反面,有时会发生正反面倒装的情形,因而影响光学膜片的光学性能。
日本专利公开号2004354807提出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为了有效地在组装时定位光学膜片,此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可在其相对两边设置有突出部,背光模块的框架则具有对应于突出部的缺口。组装光学膜片至框架中时,需正确地放置光学膜片,使光学膜片的突出部嵌入框架的缺口,才可使光学膜片顺利地组装在背光模块的框架中。
但是,现有技术的光学膜片边缘外加突出部的做法,为有效地在框架中夹固光学膜片,需形成比预定的尺寸略大的光学膜片,接着,再裁切掉不必要的部分,以于预定尺寸相仿的光学膜片的边缘留下突出部,使得光学膜片组装的可靠度不受到影响。如此一来,光学膜片的生产成本便随之提高,同时造成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用以避免光学膜片正反面倒装而影响其光学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光学膜片一外框。光学膜片具有相对的两侧边,两侧边分别具有一缺口,两缺口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外框具有一凹槽,以容置光学膜片的侧边在凹槽中。凹槽中设置有对应于缺口的两凸块,,其中当光学膜片组装在两边框时,凸块位于缺口之中。凸块的外形可与两缺口的外形相同或是不同。光学膜片可选自于由导光板、反射板、扩散板、菱镜片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群组。
在其他状态中,缺口可分别形成于光学膜片的两对角。缺口也可分别形成于光学膜片的相邻两边。或者,缺口可分别形成于光学膜片相对两侧边的斜向对称位置,但缺口仍分别位于不同高度。或者,缺口可形成于光学膜片的一长边或一短边。缺口及凸块的外形可为三角形、矩形、圆弧形、多边形。
当光学膜片正常地组装在边框中时,凹槽中的凸块会位于光学膜片的缺口中,使光学膜片的组装不受影响。但若是光学膜片以反面装入边框时,凹槽中的凸块便会抵触到光学膜片,使得光学膜片弯曲而无法平顺地置入凹槽中,如此一来,可有效地避免光学膜片因正反面倒装而影响其光学效果。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与图1B是分别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与上视图;
图2A至图2D是分别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C是分别绘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背光模块 110:光学膜片
112:第一侧边 114:第二侧边
116:第一缺口 118:第二缺口
120:第一边框 122:第一凹槽
124:第一凸块 130:第二边框
132:第二凹槽 134:第二凸块
200:背光模块 210:光学膜片
211、213:长边 212、214:短边
220、230:边框 216、216a、216b、216c、
222、232:凹槽 216d、218、218a、218b、
224、224a、224b、224c、 218c、218d:缺口
224d、234、234b、234c、 312:短边
234d:凸块 311:长边
316a、318a、316b、318b、
316c、318c: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7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