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组转送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7795.5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5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志森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组 转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交换器的分组输出的管理机构,尤其指一种仅需较低存储器容量的分组(packet)输出管理机构。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公知,在以太网络的领域中,交换器用来进行分组转送(forward),以将电脑网络上数个区域结合在一起,因此,交换器已经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网络装置。此外,由于交换器能够提供专属的带宽给每个连接端口(port),因此亦经常用来建构一些大型或是需长时间运作的区域网络。
然而,在网络的世界中,传送分组有分为单播(unicast)分组,多播(multicast)的分组及广播(broadcast)的分组,就共享存储器(sharememory)的结构而言(亦即交换器所具有的存储器由所有的输出端口共享),当交换器收到一个分组时,首先必需查出此分组所要去的目的输出端口(output port),接着必需把分组的相关信息串入输出队列(output queue),再由输出端口逐一传送出去。
而对于多播或广播分组的处理机构而言,可概分为下述三大类:
第一种做法是将分组的原始数据复制到每个多播分组的目的地,而非复制分组指标。很明显地,此方法的缺点为大量耗费分组缓冲器的空间与带宽。
第二种做法是建置一专属的多播分组专用队列,以将所有的多播分组信息串在此队列上。然而,这样的作法可能会造成潜在的分组顺序问题,譬如多播分组与单播分组彼此之间的优先权问题。
第三种做法则是复制多播分组的指标到每个输出队列。此法为大多数交换器所采用,其细部实际的方法如下:
在此请参阅图1,图1为公知交换器100的实际机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交换器100的每一个输出端口0-输出端口7中,皆建置有一对应的输出队列。
当交换器接收到一新分组时,便会将此分组寄存于分组缓冲器110中,于此例中,假设此分组存放于分组缓冲器110的区块中(其地址为#6)。而交换器可通过查表得知此分组将由输出端口2输出,那么,交换器便可如图1所示,将该分组所对应的指标#6从一缓冲队列120读出,以串入输出端口2所对应的输出队列。
如此一来,当输出端口2要输出分组时,便会从输出队列,以先进先出的方式,将分组输出。于图1的例子来说,输出端口2便会先输出对应#7、#2的分组,的后再送出对应指标#6的分组。
这种作法相当直观,并且也很容易实作,但是这种作法有其缺点。举例来说,若一多播分组要串到N个输出队列中,那么便必需把此分组的指标复制N份,在逐一串入欲输出的输出端口所相对应的输出队列。因此,为了避免输出队列的存放空间不足,通常交换器内部的分组缓冲器能存放多少分组,则每个输出端口的输出队列也要有相对应的空间可供存放。譬如,在最严苛的状况下,分组缓冲器内的所有分组可能都要通过某一输出端口输出的,因此,该输出端口具有的输出队列就必需能够存储所有分组的指标。
换句话说,假设交换器100具有8个输出端口,并且其内置的分组缓冲器110总共可存放1024个分组,则此分组缓冲器的地址需有10位方能分辨出所有分组的存储地址,因此,交换器100内所建置的输出队列便必需要有10bits×1024×8=10Kbyte的容量大小。更有甚者,若交换器100的每一个输出端口还可支援多种优先权(priority),在此假设为8个不同的优先权,那么每一个输出端口就必需相对应地内置8个输出队列,那么输出队列的总容量大小便需要10Kbytes*8=80Kbytes,更增加了所需要的存储器容量。因此若采用上述方法来实作交换器的输出队列机构,便需要建置大量的存储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分组输出的管理机构,其可降低存储器的使用量,且可同时维持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的要求,以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7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业务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G比特无源光网络系统中业务承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