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了噪声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7812.5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増子彰;铃木悟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H03K19/0185;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噪声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装置 | ||
相关申请
本发明要求2007年10月2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292988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例如适用于个人电脑和电视接收机等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主要由作为显示部的液晶面板、显示控制部、多个驱动电路构成。多个驱动电路级联连接,沿着液晶面板的侧边设置。控制信号和电源从显示控制部供给到多个驱动电路,由此,多个驱动电路驱动液晶面板,显示图像。
但是,近几年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尺寸有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与画面尺寸对应数量的驱动电路级联连接,能够容易驱动大型化的画面。驱动电路间的布线,以往使用了挠性基板。但由于成本高和面板上形成布线的技术已经确立,所以取代挠性基板,安装了驱动电路的薄膜封装和将作为驱动电路的集成电路直接粘贴在液晶面板上的方式成为主流。
另外,伴随着画面尺寸的大型化,用于连接驱动电路的布线长度也在变长。将驱动电路直接粘贴在液晶面板上时,连接驱动电路间的布线,在液晶面板上例如使用印刷的布线。该印刷布线的特征是,电阻值比使用挠性基板高。因此,在布线内传输的信号和电源也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噪声影响。
以往,为了除去重叠在布线上的噪声,考虑了通过由延迟电路控制布线的驱动定时,抑制大电流发生(例如参照特开2003-233358号公报),或者在驱动电路中例如设置噪声滤波器等。但是,设置延迟电路和噪声滤波器时,会发生信号传输延迟等,对电的性能方面有损害。另外,设置噪声滤波器时,还会导致成本增加。因此,人们期望能够抑制电路结构的大型化和高成本、降低重叠在布线上的噪声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第1方式,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面板;沿着上述液晶面板设置的多个驱动电路,各个上述驱动电路驱动上述液晶面板;信号生成电路,向多个上述驱动电路中的1个提供信号;电平移动电路,至少设置在被提供了上述信号的上述驱动电路中,扩展上述信号的逻辑电平;布线,连接上述电平移动电路的输出端与被提供了上述信号的上述驱动电路之外的多个上述驱动电路。
根据本发明第2方式,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面板;沿着上述液晶面板设置的多个驱动电路,各个上述驱动电路驱动上述液晶面板;布线,连接上述多个驱动电路;信号生成电路,向多个上述驱动电路中的第1驱动电路提供信号;第1电平移动电路,设置在上述第1驱动电路中,扩展由上述信号生成电路提供的信号的逻辑电平;设置在多个上述驱动电路中第n(n为2以上的自然数)个驱动电路中的第2电平移动电路,上述第2电平移动电路扩展通过上述布线提供的上述第1电平移动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逻辑电平。
根据本发明第3方式,提供一种有由布线级联连接的多个驱动电路的驱动装置,具有:信号生成电路,向多个上述驱动电路中的1个提供信号;电平移动电路,至少设置在多个上述驱动电路中被提供了上述信号的驱动电路中,上述电平移动电路扩展上述信号的逻辑电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波形图。
图4是表示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电平移动器动作的波形图。
图5是表示适用于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的例子的结构图。
图6A、6B是表示图5所示的第1、第2电平移动器的一例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2表示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11主要由液晶面板12、定时控制电路13、沿着液晶面板12的例如1边设置的多个驱动电路(DRV)14-1、14-2、14-3~14-n构成。液晶面板12是例如使用了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矩阵型液晶面板。定时控制电路13输出用于控制如时钟信号和视频信号获取定时的控制信号。多个驱动电路14-1~14-n由布线15级联连接。定时控制电路13与初级的驱动电路14-1连接。布线15含有电阻成分,图2用电阻模式地表示了布线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7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