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除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7908.1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阳一;薄井宏明;小仓信博;荒川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61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装置 | ||
1.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生成电解水并浸润气液接触部件,通过送风风扇将空气送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由此对该空气进行除菌,其特征在于,
在框体内具备排出所述电解水的排水管、和接受并贮留从所述排水管排出的电解水的排水容器,所述排水容器具有纵长的容器主体,可从所述框体的前面取出、放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容器具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上的把持部,在其转动范围内,所述把持部至少能够移动到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前方突出的位置和向所述容器主体的上方突出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主体上安装盖,该盖具有可排出所述容器主体内的水的排水口,所述把持部具备闭塞部,该闭塞部在所述把持部位于其转动范围的一端的状态下、堵住所述排水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上形成有接受从所述排水管流下的水并将其导向所述容器主体内的排水承受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应所述容器主体内的水位而位移的位移部件、和检测所述位移部件的位移的检测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部件具备:浮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的水中的浮动部、与该浮动部成为一体进行位移的磁体部,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磁体部向所述盖的接近,在由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磁体部的接近的情况下,引导所述容器主体内的水排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自将电解水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循环供给的电解水循环部分支而排出电解水。
8.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具备立设在框体内的气液接触部件、生成向该气液接触部件供给的电解水的电解水生成单元、将空气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送风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内形成将从所述送风风扇吹出的空气导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的风路,在该风路中配置有抑制所述气液接触部件距所述送风风扇远侧的通风量的抑制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将从配置在所述气液接触部件下方的所述送风风扇向上方吹出的空气导向该气液接触部件,所述抑制部件抑制所述风路中的所述气液接触部件的上部的通风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部件配置在所述风路中、与所述气液接触部件上部相对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部件具备配置在与所述气液接触部件的上端部相对的位置的第一分流板、配置在该第一分流板下方的第二分流板,这些第一分流板以及第二的分流板分别朝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向下方倾斜配置。
12.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利用电解水对空气进行除菌,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体,其具备空气的吸入口以及排出口;送风机,其在框体内形成从所述吸入口朝向所述排出口的空气的送风路径;空气除菌部,其配置在所述送风路径上,使电解水接触经由所述送风路径供给的空气而对空气进行除菌;电解水生成部,其至少具有一对电极,通过电解规定的水而生成所述电解水;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电极间的通电状态,
在所述控制部设置用于改变操作所述电极间的通电状态的操作机构,使该操作机构从在收纳所述控制部的配电箱上设有的孔露出所述配电箱的外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通过旋转操作,能够将所述电极间的通电状态阶段性地改变成预先设定的多个阶段的通电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具备可自如拆卸的外装面板,所述配电箱配置在所述框体内,使得在拆下所述外装面板时,所述操作机构露出外部。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电箱设置向配电箱外部突出的遮檐部,在该遮檐部的下方设置所述操作机构。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是改变向所述电极供给的电量而进行操作的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79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网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及程序
- 下一篇:阴阳部件组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