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通信装置及消除网络通信装置的噪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7914.7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7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铭;陆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商富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7/00 | 分类号: | H04M7/00;G10L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宝成;黄小临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通信 装置 消除 噪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噪音消除,特别是涉及网络通信装置的噪音消除。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电路交换式的电话花费较大的成本,网络电话技术逐渐被用来进行长距离通话或国际电话。因此,诸如VoIP装置或Instant Messenger的网络通信装置变的广受欢迎。像是Skype、MSN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Google Talker、AOL Messenger皆是网络通信的软件应用程序。随着网络通信装置的频繁使用,对网络通信装置的通话声音品质的要求亦跟着提高。提升网络通信装置的通话声音品质最大的关键在噪音的控制。
网络通信装置时常需经由计算机连接上网络。此时计算机风扇的声音、打字的声音、鼠标移动的声音都很容易被网络通信装置的麦克风所接收而传送至远程。网络通信装置所包含的噪音抑制模块通常能消除大部分的静态噪音(stationary noise),以免静态噪音影响到通话声音品质。然而,传统噪音抑制模块无法消除非静态噪音(non-stationary noise),诸如上述风扇的声音、打字的声音、鼠标移动的声音等等。
由于进行网络通信的各方皆为互相独立的,因此当多人参与网络通信时(例如网络会议),则每方接收到总噪音量为各方产生的噪音的总合。而接收端的网络通信装置的自动增益模块可能会再于放大声音信号时连带将各方产生的噪音一并放大,降低通话的品质。因此,需要一种消除网络通信装置的噪音的方法,尤其是消除非静态噪音,以便增进网络通信装置的通话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通信装置,以解决习知技术存在的问题。该网络通信装置播放经由网络接收的一远程声音信号,并经由该网络传送一近端声音信号至远程。在一实施例中,该网络通信装置包括一远程语音检测模块及一远程信道控制模块。该远程语音检测模块检测是否该远程声音信号包含语音,以产生一远程语音检测结果。若该远程语音检测结果显示该远程声音信号不包含语音,则该远程信道控制模块衰减该远程声音信号,以减少该远程声音信号所包含的噪音。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消除网络通信装置的噪音的方法。该网络通信装置播放经由网络接收的一远程声音信号,并经由该网络传送一近端声音信号至远程。首先,检测是否该远程声音信号包含语音,以产生一远程语音检测结果。若该远程语音检测结果显示该远程声音信号不包含语音,则衰减该远程声音信号,以减少该远程声音信号所包含的噪音。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数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的数据块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远程语音检测模块的数据块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远程信道控制模块的数据块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近端语音检测模块的数据块图;以及
图5为依据本发明具有阵列麦克风的网络通信装置500的数据块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网络通信装置;
130-麦克风模块;
132-模/数转换器;
134-声学回声消除模块;
136-噪音抑制模块;
138-自动增益控制模块;
106-近端语音检测模块;
110-数据传输接口;
112-远程回声消除模块;
114-远程噪音抑制模块;
104-远程信道控制模块;
102-远程语音检测模块;
116-远程自动增益控制模块;
118-数字至模拟转换器;
120-功率放大器;
108-计算机;
200-远程语音检测模块;
202-短期平均功率测量模块;
204-长期平均功率测量模块;
206-噪音估测模块;
208、210-比较器;
212-检测模块;
214-谐波检测模块;
300-远程信道控制模块;
302-检测频率模块;
304-语音时期控制模块;
306-衰减控制模块;
400-近端语音检测模块;
402-比较器;
404-音高检测模块;
406-转换模块;
408-检测模块;
500-网络通信装置;
532、533-模/数转换器;
535-波束形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商富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商富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7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