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8158.X | 申请日: | 2004-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纸屋裕治;高野正彦;冈中智彦;户田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
主分类号: | F04C23/00 | 分类号: | F04C23/00;F04C28/00;F04C29/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机组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410011972.7、申请日为2004年9月27日、发明名称为压缩机机组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数台压缩机的压缩机机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油冷却式空气压缩机的主要构成有:压缩机本体、驱动该压缩机本体的马达、分离压缩空气和油(润滑油)的油分离器、压缩空气和油的冷却器、使油保持一定量的油罐、滤过吸入空气的异物的吸气过滤器、吸气量调节阀、油过滤器和控制盘。在压缩工序中,在不注入油的免加油型的压缩机中,虽然具有不需要用于分离压缩空气和油的油分离器等一部分的变更处,但为大致相同的构成。
作为油冷却式压缩机的以往技术,具有在一台马达上连接1架压缩机本体的构造或者在一台马达上连接2架压缩机本体的构造的情况(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该以往技术,前者和后者都是仅有一台马达的构造。从而,即使是具有后者的2架压缩机本体的构造,但由于不能够进行仅单侧的单独运转,所以其节能特性与具有和2架的能力相同能力的1架压缩机本体的情况相同。
在将上述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的构造、尤其应用于大型的压缩机的情况下,由于在节能特性不利的中间负荷区域使用较多、或在大型马达运转·停止时为了马达自身的冷却而规定了在一定的时间内的运转、停止的次数,所以,即使在压缩空气的使用量减少的时候也必须继续运转,因此,从节省能源的观点看,就构成了不利的运转。另外,在大型的压缩机中,由于使用马达的需要量减少,所以,与小型的压缩机比较,明显价格过高,并且对其他的元件可以说是有同样的情况,则在经济方面也是不利的。
在这里,进行将大型的压缩机替换成多个小型机,通过台数控制达到节省能源。作为这样的压缩机的以往技术,有在1个机组中设置多台涡旋式压缩机的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根据该以往技术,将多台小容量尺寸的免加油型涡旋式压缩机装载在1个机组中,通过根据负荷自动切换运转、停止来控制运转台数,而达到节省能源。
另外,为了达到进一步节省能源,提倡在多台压缩机之中仅变换控制一台马达的转速,固定其他的转速而进行运转的运转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以往技术,对于压缩空气的使用量的增减能够大致直线地增减消耗动力,可以进一步达到节省能源。
〔非专利文献1〕「アトラスコプコ空气压缩机GA90-315FF系列&GA180VSD-FF供油式螺杆压缩机目录」アトラスコプコ(比利时)发行年份不明
〔非专利文献2〕「アネスト岩田 非供油式压缩机目录2003年」アネスト岩田株式会社2003年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343986号公报
为了得到节省能源效果好的压缩机机组,例如可以考虑将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压缩机的运转方式适用于上述非专利文献2记载的压缩机机组的构成。这时,除了多台压缩机,还需要变换器等的控制装置,这样就要增多搭载于1机组上的机器数量。特别是,在为油冷却式的压缩机机组的时候,对于每台压缩机需要油过滤器、油分离器和油罐等的辅助器具,则更加增大了机器数量。在这里,在压缩机机组中,需要压缩机本体和马达按一定的运转时间进行检修,另外对于吸气过滤器、油过滤器、油分离器等辅助器具类需要定期更换。从而,如上所述,在于1机组中搭载多台机器的压缩机机组中,不进行考虑了上述检修及更换作业时的操作性的机器配置时,就有可能产生由降低维修性、增大维护成本而产生节省能源效果减弱等问题。进而,由于压缩机机组不限于设置在具有充分的设置空间的地方,所以,各机器的配置以不招致机组的设置空间的增大来进行是理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导致设置空间的增大并能够提高维修性的压缩机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未经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81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界面系统
- 下一篇:具有单个集成电路后端的手持超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