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苄氧基脲的合成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68632.9 申请日: 2007-12-03
公开(公告)号: CN101205203A 公开(公告)日: 2008-06-25
发明(设计)人: 麦曦;陆小三;李少华;黄惠明;张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C07C275/64 分类号: C07C275/64;C07C273/18
代理公司: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凌峰
地址: 330031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苄氧基脲 合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羟基脲衍生物的合成,尤其是苄氧基脲的合成。

                        背景技术

羟基脲(Hydroxyurea HU)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黑色素瘤、慢粒的加速期和急变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另对头颈部原发性鳞癌、复发生转移性卵巢癌等亦有一定疗效;近的来,发现它对镰状细胞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银屑病等有肯定疗效。还有研究报道称,HU与核酸同类物DDI(didanosine)联合用药,可治疗艾滋病,资料显示治疗一年后无明显反弹。羟基脲的临床毒性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皮肤毒性、轻度胃肠道毒性及肝肾功能异常。并是确认的遗传毒物和动物致畸原,对人具有确切的致癌作用。

药物要达到生物体的受体部位与其结合,脂溶性的大小有很大关系,因为药物要透过细胞膜才能与受体结合,脂溶性越小,越不易被吸收。但HU分子量小(MW=76.06)和极性大(logPo/w=1.80),脂膜穿透能力较弱,这也是造成羟基脲毒副作用大和生物利用度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们以羟基脲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各种羟基脲衍生物,以降低基毒副作用,增大它的脂溶性,使其更好地与受体部分结合以提高生物利用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羟基脲为先导化合物,合成苄氧基脲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特征是苄氧基脲的通式为:

式中R=H、CH3、OCH3、卤素

苄氧基脲的合成:取羟基脲2g溶于80ml甲醇中,加入1.9gKOH,加热回流,缓慢滴加3.20ml氯化苄的甲醇溶液20ml,搅拌回流13小时,用TLC跟踪反应(展开剂:氯仿∶丙酮=5∶1,然后喷三氯化铁溶液,无蓝色斑点为反应终点),待反应完全后,反应溶液在35℃减压蒸馏,固体残渣用氯仿多次洗涤,再用丙酮∶氯仿5∶2重结晶,得3.46g白色晶体。m.p=140-142℃。

本发明的优点是:苄氧基脲是在羟基脲的基础理论,增加了芳香基,使化合物的分子量和脂溶性都增加了,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化合化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了,抗肿瘤活性增强,毒副作用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苄氧基脲的合成:取羟基脲2g溶于80ml甲醇中,加入1.9gKOH,加热回流,缓慢滴加3.20ml氯化苄的甲醇溶液20ml,搅拌回流13小时,用TLC跟踪反应(展开剂:氯仿∶丙酮=5∶1,然后喷三氯化铁溶液,无蓝色斑点为反应终点),待反应完全后,反应溶液在35℃减压蒸馏,固体残渣用氯仿多次洗涤,再用丙酮∶氯仿5∶2重结晶,得3.46g白色晶体。m.p=140-142℃。

实施例2:甲基苄氧基脲的合成:取羟基脲2g溶于80ml甲醇中,加入1.9gKOH,加热回流,缓慢滴加3.66ml对甲基氯化苄的甲醇溶液20ml,搅拌回流12小时,用TLC跟踪反应(展开剂:氯仿∶丙酮=5∶1,然后喷三氯化铁溶液,无蓝色斑点为反应终点),待反应完全后,反应溶液在35℃减压蒸馏,固体残渣用氯仿多次洗涤,再用丙酮∶氯仿5∶2重结晶,得3.84g白色晶体。m.p=124-126℃。

实施例3:甲氧基苄氧基脲的合成:取羟基脲2g溶于80ml甲醇中,加入1.9gKOH,加热回流,缓慢滴加4.07ml对甲基氧基氯化苄的甲醇溶液20ml,搅拌回流11小时,用TLC跟踪反应(展开剂:氯仿∶丙酮=5∶1,然后喷三氯化铁溶液,无蓝色斑点为反应终点),待反应完全后,反应溶液在35℃减压蒸馏,固体残渣用氯仿多次洗涤,再用丙酮∶氯仿5∶2.5重结晶,得4.29g白色晶体。m.p=121-123℃。

实施例4:氯苄氧基脲的合成:取羟基脲2g溶于80ml甲醇中,加入1.9gKOH,加热回流,缓慢滴加4.19ml间氯氯化苄的甲醇溶液20ml,搅拌回流14小时,用TLC跟踪反应(展开剂:氯仿∶丙酮=5∶1,然后喷三氯化铁溶液,无蓝色斑点为反应终点),待反应完全后,反应溶液在35℃减压蒸馏,固体残渣用氯仿多次洗涤,再用丙酮∶氯仿5∶2重结晶,得3.76g白色晶体。m.p=130-13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86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