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数据业务状态集中采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8804.2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7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勤;王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卫平;程祥 |
地址: | 43002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数据业务 状态 集中 采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数据业务状态集中采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数据业务不断推出,数据网的业务系统不断增多,目前已有十五个专业;在同种业务系统中,又有不同的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数据业务设备,它们使用的协议和实现方式各不相同;为了网络安全,各业务系统的维护主机分布在独立的子网上,彼此不能互通;同时数据业务技术更新快,在维护和管理经验上与成熟的电话网络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加强积累。业务设备入网时,一般由供应商提供网管系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网管平台,对业务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分散在各业务系统的监控终端上进行,在系统监控方面缺乏自动化工具和手段,需要人工监视设备和业务的状态、人工逐条执行日常维护指令并查看返回结果。由于移动通信服务业务的特殊性,数据业务需要安排7x24小时值班监控,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各业务系统发生的障碍难以及时发现,故障处理时延大。提出一种能够集中采集移动数据网中所有业务系统内业务状态信息的方案,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由于数据业务系统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协议,导致目前在本领域现有各种各样的采集方法,从全业务流程的信令镜像采集系统,到针对某一台设备或业务的专用采集方案,要么耗资巨大,要么适用性不强,不便于实现业务状态信息集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便实现集中采集移动数据网中所有业务系统内业务状态信息的方案,以便提高解决故障的效率和质量。
为实现本发明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移动数据业务状态集中采集的方法是:设置状态信息数据库,在各个业务系统的监控终端设置状态采集模块,状态信息数据库和各监控终端之间建立网络连接;状态采集模块向对应业务系统发出代替维护人员操作的指令,并采集响应指令输出,通过分析响应指令输出产生参数化的业务状态信息;业务状态信息通过网络集中送往状态信息数据库供处理。
而且,状态信息数据库由告警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构成,告警数据库服务器集中采集处理业务状态信息,应用服务器实现业务逻辑和扩展功能,web服务器通过internet提供浏览各种告警的服务。
而且,告警数据库服务器中设有告警门限表,表中记录了业务状态信息的数据门限和超过门限对应的告警,当执行业务状态信息入库操作时,触发器自动执行检查数据量是否在门限范围之内,如不在门限范围内则产生告警。
而且,状态采集模块和对应业务系统的业务设备之间通过telnet方式交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方案,由分布于业务系统监控终端上的状态采集模块采集各业务系统的业务状态信息后,集中到处于中央处理位置的状态信息数据库。并且状态采集模块可以主动向业务系统发送代替维护人员操作的指令,收集业务系统中各业务设备响应指令的输出,响应指令输出可反应业务系统的业务状态。本发明还扩展了对业务状态信息的处理,实现根据业务状态信息自动判断故障进行告警,进一步提高了解决故障的效率和质量。实施本发明仅仅只需增加数据库的硬件设置,无需对各业务系统进行改造,在低成本基础上实现了全网业务状态信息集中,特别适于大型移动业务服务商采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网综合告警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状态采集模块的主控线程执行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状态采集模块的脚本执行线程执行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状态采集模块的设备状态提取线程执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8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测和调制HGF/HGFR活性
- 下一篇: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隔壁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