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摆动布料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69005.7 申请日: 2007-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1210272A 公开(公告)日: 2008-07-02
发明(设计)人: 盛正平;范小钢;张良;胡雪萍;周强;刘逸士;唐恩 申请(专利权)人: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1B7/20 分类号: C21B7/20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唐万荣
地址: 430223湖北省武***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双向 摆动 布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布料器,应用于高炉(或熔融还原、直接还原)的炉顶布料。

背景技术

高炉传统的无料钟布料器是采用行星齿轮系通过溜槽的旋转和摆动来完成需求的布料轨迹,这种布料器具有布料灵活、精度高、寿命长的优点,但其结构十分复杂,需要水冷和长期吹氮气密封,其制造及维护成本都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双向摆动布料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双向摆动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齿轮齿条液压缸、外托圈、上部回转支承、内托圈、布料器壳体、第二齿轮齿条液压缸、下部回转支承、锥形布料溜管、主动锥齿轮、传动轴、第一被动锥齿轮、第二被动锥齿轮;布料器壳体上沿X-X轴线设有外托圈第一耳轴孔、外托圈第二耳轴孔,外托圈外侧沿X-X轴线设有外托圈第一耳轴、外托圈第二耳轴,外托圈上沿Y-Y轴线设有内托圈第一耳轴孔、内托圈第二耳轴孔,外托圈第二耳轴内设有传动轴通孔,传动轴通孔与外托圈的内孔相通,内托圈外侧沿Y-Y轴线设有内托圈第一耳轴、内托圈第二耳轴;

锥形布料溜管的上端为大口端,锥形布料溜管的下端穿过内托圈的内孔、布料器壳体底部的摆动布料孔位于布料器壳体的下方,锥形布料溜管的上端部与内托圈固定连接;锥形布料溜管的上端位于中心喉管的出料口的正下方,锥形布料溜管的上端口径大于中心喉管的出料口的口径;

内托圈位于外托圈的内孔内,内托圈上的内托圈第一耳轴穿入外托圈上的内托圈第一耳轴孔中,内托圈第一耳轴由轴承与外托圈相连,内托圈上的内托圈第二耳轴穿入外托圈上的内托圈第二耳轴孔中,内托圈第二耳轴由轴承与外托圈相连;外托圈的内侧分别与上部回转支承、下部回转支承的固定座固定连接,上部回转支承位于内托圈第一耳轴孔、内托圈第二耳轴孔、传动轴通孔的上方,下部回转支承位于内托圈第一耳轴孔、内托圈第二耳轴孔、传动轴通孔的下方,并且上部回转支承、下部回转支承位于内托圈与外托圈之间;上部回转支承、下部回转支承的转动部件内锥齿圈上分别设有锥齿,内托圈第一耳轴上设有第一被动锥齿轮,内托圈第二耳轴上设有第二被动锥齿轮,第一被动锥齿轮上的锥齿与上部回转支承、下部回转支承的转动部件内锥齿圈上的锥齿相啮合,第二被动锥齿轮上的锥齿与上部回转支承、下部回转支承的转动部件内锥齿圈上的锥齿相啮合;

外托圈位于布料器壳体内,外托圈上的外托圈第一耳轴、外托圈第二耳轴分别对应穿过布料器壳体上的外托圈第一耳轴孔、外托圈第二耳轴孔,外托圈第一耳轴、外托圈第二耳轴分别由轴承与布料器壳体相连;第二齿轮齿条液压缸与布料器壳体固定连接,第二齿轮齿条液压缸的齿轮轴与外托圈第一耳轴相连;传动轴穿过外托圈第二耳轴上的传动轴通孔,传动轴由轴承与外托圈相连,传动轴的一端部设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上的锥齿与上部回转支承、下部回转支承的转动部件内锥齿圈上的锥齿相啮合,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齿条液压缸的齿轮轴相连,第一齿轮齿条液压缸与外托圈第二耳轴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齿轮齿条液压缸、第二齿轮齿条液压缸的配合运动,能实现多种布料轨迹;

2、双向摆动布料器与传统的行星齿轮布料器相比,其没有复杂的齿轮系行星传动,具有结构简单、检修维护方便的优点;

3、锥形布料溜管与开口形溜槽相比,其具有刚度大,不易变形,且锥形布料溜管是圆周方向均匀导料的,料流的冲刷也比传统溜槽要小,其耐磨寿命和过料能力大大提高了。

本发明应用于高炉(或熔融还原、直接还原)的炉顶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局剖);

图3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标号:1-第一齿轮齿条液压缸(或称第一齿轮齿条摆动液压缸),2-外托圈,3-上部回转支承,4-内托圈,5-中心喉管,6-布料器壳体,7-外托圈第一耳轴,8-第二齿轮齿条液压缸(或称第二齿轮齿条摆动液压缸),9-下部回转支承,10-摆动布料孔,11-锥形布料溜管,12-主动锥齿轮,13-传动轴,14-外托圈第二耳轴,15-内托圈第一耳轴,16-第一被动锥齿轮,17-内托圈第二耳轴,18-第二被动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9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