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9033.9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兴;梅秀道;李星新;汪双炎;王戒躁;童智洋;郑平伟;刘德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2/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魏利明;胡镇西 |
地址: | 43003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箱梁桥 体外 加固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安装在箱梁内的空间钢桁架作为体外预应力束的锚固和转向构造。钢桁架根据体外预应力束的转向和锚固的需要,沿纵桥向分段布置在体外预应力束需要转向和锚固或者腹板开裂的区域,沿横桥向其上弦弦杆通过上整体节点板与箱梁顶板相连接,其下弦弦杆通过下整体节点板与箱梁底板相连接,上整体节点板与下整体节点板穿孔以定位体外预应力束,通过加劲构造处理与局部锚固构造处理实现体外预应力束减震、转向和锚固功能,在箱梁内紧靠腹板侧各布置一榀纵向桁架,在纵向桁架之间设置横向联结系,加强桁架的整体性,为体外预应力束的锚固提供空间。
采用体外预应力通长束和支点顶板短束相结合的布束方式。体外预应力通长束,其端部锚固于原有箱梁结构的端横隔板上,在箱室内部通过钢桁架的上弦或者下弦进行多次转向,使得它在支点附近布置在顶板下缘、在跨中截面附近布置在底板上缘,这样通长束在梁体内为短束提供了压应力储备,为短束的布置提供了条件,而较长的短束又为较短的短束提供了压应力储备;为平衡墩顶负弯矩,采用体外预应力顶板短束,两端锚固于钢桁架上弦节点,并沿箱梁顶板下缘穿过支点横隔板,顶板短束应布置在通长束的上转向点以内,从而利用通长束的压应力储备平衡锚后拉应力,顶板短束可以直接在桁架上弦锚固,也可以根据腹板抗剪的需要经过桁架上弦转向至桁架下弦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整体节点板与下整体节点板在整个箱梁室内横向均与箱梁通过植筋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90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