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综合分析芯片及微型综合分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9265.4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3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东野楠;中岛彰久;山东康博;青木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G01N31/00;G01N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综合分析 芯片 系统 | ||
1.一种微型综合分析芯片,其备有:第1连接部、试料注入部、第1试料送液路、第2连接部、试料收容部、以及第2试料送液路;上述第1连接部用于与输送液体用的第1送液装置连接;上述试料注入部与上述第1连接部的下游连通,具有从外部注入试料的试料注入口;上述第1试料送液路与上述试料注入部的下游连通,用于输送已注入到上述试料注入部中的试料;上述第2连接部用于与输送液体用的第2送液装置连接;上述试料收容部与上述第2连接部及上述第1试料送液路的下游连通,收容从上述第1试料送液路送来的试料;上述第2试料送液路与上述试料收容部的下游连通,把收容在上述试料收容部内的试料往下游输送。
2.一种微型综合分析系统,其备有输送液体用的第1送液装置、输送液体用的第2送液装置、和权利要求1记载的微型综合分析芯片;借助上述第1送液装置的送液,把从上述试料注入口注入到上述试料注入部的试料通过上述第1试料送液路收容到上述试料收容部内,然后,借助上述第2送液装置的送液,把收容在上述试料收容部内的试料通过上述第2试料送液路送到下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综合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试料注入部具有比上述试料收容部大的容积,借助上述第1送液装置的送液,用试料填满上述试料收容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型综合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试料收容部与上述第2连接部之间设有第2疏水阀,在上述试料收容部与上述第2试料送液路之间设有第3疏水阀,在上述第1送液装置送液时,用上述第2疏水阀及上述第3疏水阀的液体保持压力以下的送液压力送液,用试料填满上述试料收容部。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型综合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试料送液路上设置了第1高阻力部,在上述第2送液装置送液时,该第1高阻力部防止收容在上述试料收容部内的试料往上述试料注入部方向倒流。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型综合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借助上述第2送液装置的送液把收容在上述试料收容部内的试料通过上述第2试料送液路往下游输送时,用比上述第2送液装置的送液压力低的送液压力使上述第1送液装置动作,以防止收容在上述试料收容部内的试料往上述试料注入部倒流。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型综合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送液装置和上述第2送液装置中的任一方或双方,是用驱动液输送液体的微型泵。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型综合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连接部与上述试料注入部之间、或者在上述第2连接部与上述试料收容部之间,具有把上述第1连接部与上述试料注入部之间的、或上述第2连接部与上述试料收容部之间的空气的一部分或全部排出的空气排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92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