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涡轮冷却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9444.8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经邦;T·O·莫尼兹;R·J·奥尔兰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18 | 分类号: | F02C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黄力行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涡轮 冷却 发动机 | ||
1.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10),包括:
风扇(14)、压缩机(18)、燃烧室(20)、高压(HP)涡轮(22)、及低压(LP)涡轮(24),其连续流动连通地安置;
所述压缩机(18)包括多排压缩机浆叶(1-7),用于在相应的级内持续地加压空气(34);
所述HP涡轮(22)包括一排中空喷口叶片(42),其具有前内部冷却通道(52)和后内部冷通道(54);接着有一排中空转子浆叶(44),其具有前内部冷却通道(60)及后内部冷通道(62);
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泄放回路(68-74)流动连通地与所述压缩机(18)的不同级连接,用于在不同的压力下泄放来自所述压缩机(18)的不同级的加压空气,以分别提供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冷却剂(34a-d)至所述叶片前通道(52)和叶片后通道(54)及所述浆叶前通道(60)和桨叶后通道(6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泄放回路(70)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8)上,以在低于所述第一冷却剂(34a)的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下提供所述第二冷却剂(34b)至所述叶片(42);及
所述第四回路(74)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8)上,以在低于所述第三冷却剂(34c)的第三压力的第四压力下提供所述第四冷却剂(34d)至所述叶片(4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42)和浆叶(44)包括相对的前缘和后缘,其具有在那里的相应的冷却孔(56,58,64,66),并构造为用于依次在燃烧气体(38)内降压;及
所述第四回路(74)在所述第二回路(70)之前的级连接到所述压缩机(18),以在所述叶片(42)和浆叶(44)两者的所述后缘孔(58,60)处提供回流余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回路(72)在所述第一回路(68)之前的级(5)连接到所述压缩机(18),以在所述浆叶前缘孔(64)处提供回流余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回路(72)构造为产生所述第三冷却剂(34c)内的静压,所述静压大于在所述浆叶前缘孔(64)处的所述燃烧气体(38)内的总相对压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18)包括多排压缩机浆叶(1-7),用于在相应的级内持续地加压空气(34);
所述第一回路(68)旁路所述燃烧室(20),以到达所述叶片前通道(52);
所述第二回路(70)和第四回路(74)在所述燃烧室(20)外侧从所述压缩机(18)径向向外延伸,以到达所述叶片(42)和浆叶(44)的所述后通道(54,62);及
所述第三回路(72)延伸于所述燃烧室(20)的内侧,以到达所述浆叶前通道(6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LP涡轮(24)包括一排第一级LP喷口叶片(48),直接接着所述HP浆叶(44);及
所述第四回路(74)通过所述LP喷口叶片(48)径向向内地通过,以到达所述浆叶后通道(6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前浆叶保持器(78)及后浆叶保持器(80),所述浆叶(44)陷入所述盘(46)的周界内的相应的燕尾槽(76)内;
所述第三回路(72)在所述前浆叶保持器(78)处连接所述浆叶(44)排;及
所述第四回路(74)在所述后浆叶保持器(80)处连接所述浆叶(44)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延伸于所述燃烧室(20)内侧的驱动轴(30),所述浆叶(44)连接到所述压缩机浆叶(1-7);
所述前浆叶保持器(78)沿所述盘(46)的前面向内延伸,以限定环形歧管(88),所述环形歧管(88)安置为围绕所述盘周界与所述燕尾槽(76)流动连通;及
所述第三回路(72)流动连通地与所述歧管(88)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壳(92),其环绕所述燃烧室(20)和HP喷口,以限定从所述压缩机(18)至所述叶片后通道(52)的所述第一回路(68);
多个套管(94),其径向地延伸穿过所述外壳(92)至所述HP喷口,以限定所述第二回路(70)至所述叶片后通道(54)的出口端;
所述浆叶前通道(60),其延伸至所述燕尾槽(76),以接收来所述第三回路(72)的所述第三冷却剂(34c);及
所述浆叶后通道(62),其向后延伸穿过所述浆叶(44)的轴部至所述后浆叶保持器(80),以接收来所述第四回路(74)的所述第四冷却剂(34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94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 下一篇:驱动电路以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