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9678.2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镰田真也;土井淳一;寺冈隆道;坂时存;山本真也;岩崎龙彦;沟部龙利;丰田英夫;坂上直博;岩下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5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张惠萍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 ||
1.一种自动变速器,输出部与输入轴同轴设置,包括第1至第3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和多个离合器、制动器,通过选择性地运作上述离合器和制动器以切换从上述输入轴至上述输出部的动力传递路径来实现6个前进档,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具有第1太阳轮、第1行星架和第1齿圈,上述第2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具有第2太阳轮、第2行星架和第2齿圈,上述第3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具有第3太阳轮、第3行星架和第3齿圈,
上述第1太阳轮与变速器壳、上述第1行星架与输入轴、上述第2齿圈与第3行星架、上述第3齿圈与第2行星架与输出部,均恒常连接,
具备分离接合上述输入轴与第2太阳轮的第1离合器、分离接合上述第1齿圈与第3行星架的第2离合器、分离接合上述输入轴与第3太阳轮的第3离合器、分离接合上述第3太阳轮与变速器壳的第1制动器、分离接合上述第3行星架与变速器壳的第2制动器,
通过接合上述第1离合器和第2制动器实现第1档,通过接合上述第1离合器和第1制动器实现第2档,通过接合上述第1离合器和第3离合器实现第3档,通过接合上述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实现第4档,通过接合上述第2离合器和第3离合器实现第5档,通过接合上述第2离合器和第1制动器实现第6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档设定为将来自输入轴的旋转以原有的转速从输出部输出的直接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轴的一端连接发动机,从该一端开始,在输入轴上依次并排设置上述第1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上述第2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上述第3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
上述输出部设置在上述第1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和第2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入轴的一端连接发动机,从该输入轴的另一端开始,在输入轴上依次并排设置上述第1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上述第2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上述第3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
上述输出部设置在上述第1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和第2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设置在上述第1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的近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离合器和第2离合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在与上述第1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在轴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离合器设置在上述第3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的近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3离合器设置在与上述第3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在轴方向上不重合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制动器和第2制动器设置在上述第2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和第3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的外周侧,且在轴方向上并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96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刻设备和器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连续可变气门升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