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连式捕沙网及其构筑的拦沙坝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9780.2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娄成城;娄金晶;娄志平;蔡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娄志平生态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F7/02 | 分类号: | E01F7/02;E0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5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连 式捕沙网 及其 构筑 沙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串连式捕沙网及其构筑的拦沙 坝。
背景技术
沙漠流沙在风力推动下不断向沙漠边缘的草原、树林和耕地堆压侵入, 在黄河河套一些地段,高高的流动沙丘在掩埋了河边的树林后,直泻黄河 河道,使该段河水含沙量剧增,使河床抬高,威胁着两岸的安全。沙漠流 沙还爬上了阴山和贺兰山的山坡,并出现了翻越山脉的趋势。用施工沙障 和其它一些工程措施来阻止流沙,虽能在局部起到固沙作用,但面对浩淼 的沙漠流动沙丘,沙障等措施就显得无能为力。因此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快 捷又造价低廉且高效的工程措施来拦截沙漠流沙,已是时代的需要。
发明内容
把高1.5米,长25米的铁丝网布置竖立在流沙滚滚而来的沙丘上,铁 丝网的网丝拦截下了约一半流沙,并堆积在铁丝网的外侧,穿过铁丝网的 流沙由于在穿过网孔时受到网丝的阻滞磨擦和流沙之间相互碰撞,加上堆 积在铁丝网外侧的沙堆和铁丝网对从沙漠腹地吹来的风的阻挡,吹到铁丝 网内侧的风由层流变成了紊流,穿过铁丝网的沙粒因失去动力而跌落在铁 丝网的内侧,这样,一条清晰的自然滚落坡度形态的沙堤沿着铁丝网向上 渐渐抬高,当沙堤顶部抬高到距离铁丝网顶边只有40cm时,把铁丝网从沙 堆中向上提升60cm,让下部50cm高的铁丝网埋在沙中,以保证铁丝网的 稳定。当提升起来的60cm铁丝网又被捕获的流沙淹埋,捕沙网只剩下40 cm的高度时,再次把铁丝网提升60cm,如此重复提升,结果,铁丝网下面 渐渐构筑成了一道以铁丝网为制高点的沙坝,这个沙坝在铁丝网的配合下, 成为非常有效的拦沙坝。这样,铁丝网成了捕沙网,沙漠流沙为捕沙网源 源不断地送来构筑沙坝的材料,使拦沙坝以自然滚落的形态越筑越高。这 是一个小小的发现,这个发现可为沙漠治理提供新的方法。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串连式捕沙网及其构筑的拦沙坝,目的是通过架 设串连式捕沙网,把沙漠流沙捕获堆积在捕沙网两侧构筑成拦沙坝,阻止 沙漠流沙向河道、公路、铁路和内地堆压侵入。
本发明是对申请号为2004100398439发明名称为“用无纺面料覆盖沙 化土地防治沙尘暴的方法”(娄金晶申请)对于串连式捕沙网及其构筑的拦 沙坝的专项申请。
本发明所述的捕沙网是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张开后立在沙漠流沙中网 丝能拦截施工目的地50%左右流沙的尼龙丝网。尼龙丝网的宽幅根据串连式 捕沙网的高度设计,网的边锁编牢固,网的边和中间部分添加伸缩性小、 强度大的经线加固,防止捕沙网松驰。
按串连式捕沙网的设计长度裁截捕沙网,捕沙网左右两端卷成筒状并 缝制成可以插进支撑杆的支撑套。
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竹竿、木杆、塑料管、铁管制作支撑杆,支撑杆根 据设计的长度裁截。支撑杆上部用于插进捕沙网两端的支撑套内并与支撑 套固定,支撑杆下部用于和沙漠沙丘固定。
把按上述设计制作的捕沙网配套上支撑杆就制成了单个串连式捕沙 网,在流动沙丘上把单个串连式捕沙网张开拉紧,支撑杆下部固定在沙丘 上,就施工成一个串连式捕沙网,按设计线路一个接一个地架设施工,相 邻串连式捕沙网的支撑杆顶部用紧固件固定。当流沙在风力作用下,从沙 丘表面跳跃着滚滚而来,碰到捕沙网,受捕沙网网丝的阻拦,近一半流沙 被拦截跌落堆积在捕沙网的外侧,另一部份流沙在穿过捕沙网时受到网丝 的阻滞磨擦而减速,由于堆积在捕沙网外侧的沙堆和捕沙网的拦截,风的 流动方式和速度被改变,在捕沙网的内侧形成紊流,流沙因失去动力跌落 堆积在捕沙网的内侧。这样流沙在捕沙网的内外两侧渐渐堆积抬高成沙坝。
示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单个串连式捕沙网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架设的串连式捕沙网捕获流沙并堆积流沙构成沙坝的截 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串连式捕沙网在沙丘上串连排列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架设一道一道串连式捕沙网使沙堆渐渐抬高,构成拦沙 坝的过程截面示意图。
示图中,1为捕沙网,2为支撑杆,3为相邻支撑杆顶部联结紧固件, 4为支撑套,5为斜支杆,6为支护杆,7为沙漠沙,8为施工前的沙丘表面, 9为被捕沙网捕获堆积成的沙丘表面,10为架设的第一道串连式捕沙网, 11为架设的第二道串连式捕沙网,12为架设的第三道串连式捕沙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娄志平生态工程研究所,未经嵊州市娄志平生态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9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