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反冲洗的高负荷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0420.4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东;梁海燕;庞浩然;邱江平;王远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洗 负荷 生物 滤池 污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可反冲洗的高负荷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滤池最上部布置强化布水层,污水由进水口通过布水器均匀喷洒到强化布水层上;
第二步,在强化布水层的下方布置滤料层,经强化布水层的二次分布,进水到达滤料层,污水自上而下滤过时,不断与固定在滤料层的滤料相接触,从而使微生物在滤料表面繁殖,形成生物膜,在滤料上所附生物膜中微生物氧化分解作用、滤料及生物膜的吸附阻留作用和沿水流方向形成的食物链分级捕食作用以及生物膜内部微环境和厌氧段的反硝化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
第三步,滤料层下部安装承托层,经过滤料层的出水通过承托层后排出,进入贮水池,在承托板下方沿柱状滤池池壁一周分布有可打开可闭合的通风口,正常运行时处于打开状态,自然通风;
第四步,当滤池运行一段时间,需要进行反冲洗时,关闭八个通风口和滤池进水口和出水口,贮水池中的处理过的水或洁净的水从滤池底部反冲洗进水管进入,从下到上冲洗滤池内滤料,然后打开反冲洗进气管通气,同时通水通气,再关闭反冲洗进气管,通水,此反冲洗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滤池内堵塞消除,同时仍保持生物膜,反冲洗出水溢出滤池顶端进入反冲洗溢流槽,经反冲洗排水口排出;
第五步,反冲洗之后,开启进水口和出水口及滤池底部的通风口,系统重新投入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冲洗的高负荷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承托层为鹅卵石,承托滤料层并利于滤池内部通风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冲洗的高负荷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滤料层上部布置防堵塞层,通过防堵塞层使得水力流向发生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冲洗的高负荷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防堵塞层采用多面空心球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冲洗的高负荷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强化布水层采用马尾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冲洗的高负荷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滤池层,其滤料为火山岩生物滤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反冲洗的高负荷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通风口为八个,八个通风口沿滤池壁均匀分布,正常自然通风情况下打开,空气进入,补充滤池内生物代谢消耗的氧气,反冲洗时闭合,滤池内部形成密闭空间,使反冲洗水和反冲洗气体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04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