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交通导航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0680.1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1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那微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G01C21/26;G01C21/34;G01C21/20;G09B2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交通 导航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导航装置的立体交通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侦测被导航物体的立体交通区域;
根据卫星信号的强度参数判断所述被导航物体在所述立体交通区域的道路层面。
2.根据权利1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被导航物体的立体交通区域是依据所述导航装置的定位信息和地图数据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被导航物体在所述立体交通区域的道路层面进一步包括:
获得对应所述立体交通区域的立体交通信息;
依据所述立体交通信息,判断被导航物体在所述立体交通区域的道路层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设置对应所述立体交通区域的立体交通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侦测被导航物体的立体交通区域是高架区,则判断被导航物体在所述高架区的道路层面为高架还是高架下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侦测被导航物体的立体交通区域是隧道区,则判断所述被导航物体在所述隧道区的道路层面是否为隧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侦测结果是隧道,则进一步判断所述被导航物体的具体移动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侦测所述被导航物体在所述立体交通区域的道路层面是依据所述导航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的强度参数为卫星信号载噪比。
10.一种立体交通导航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地图单元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交通导航装置还包括侦测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侦测单元侦测所述被导航物体的立体交通区域,所述判断单元依据卫星信号的强度参数及所述侦测单元的侦测结果判断被导航物体在所述立体交通区域的道路层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单元自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获取所述导航装置的定位信息,自所述地图单元获取地图数据,依据该定位信息和地图数据侦测被导航物体的立体交通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交通导航装置还包括预设单元,用以预先设置与所述立体交通区域对应的立体交通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单元侦测所述被导航物体位于所述立体交通区域的高架区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被导航物体在所述高架区的道路层面为高架还是高架下路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单元侦测所述被导航物体位于所述立体交通区域的隧道区时,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被导航物体在所述隧道区的道路层面是否为隧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侦测单元的侦测结果是隧道,所述判断单元进一步判断所述被导航物体的具体移动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依据所述导航装置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参数判断所述被导航物体在所述立体交通区域的道路层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体交通导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的强度参数为卫星信号载噪比。
18.一种立体交通导航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地图单元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单元包括存储模组,侦测模组和发送模组,所述存储模组存储地图数据,所述侦测模组判断被导航物体的立体交通区域,并发送侦测结果, 所述处理器包括接收模组和判断模组,所述接收模组接收所述发送模组发送的侦测结果,所述判断模组依据卫星信号的强度参数及所述侦测结果判断被导航物体在所述立体交通区域的道路层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那微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那微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06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连接器及其保护套
- 下一篇:线缆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