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缝机缝制品前后自动剪切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0956.6 | 申请日: | 200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秋;钱雄峰;陈志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秋;陈志向 |
主分类号: | D05B65/00 | 分类号: | D05B65/00;D05B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1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缝机 缝制 前后 自动 剪切 线装 | ||
1.包缝机缝制品前后自动剪切线装置,它包括透射式同步扫描光电组、吹风装置、启动 信号感应器、前切集尘装置,步进传感器,电磁或气动剪切刀架和电气控制箱,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包缝机在运行时,采用透射式同步扫描光电组用来检测定位缝制品位 置,利用吹风装置捋直缝制的线头,精确定位后驱动电磁或气动剪切刀对缝制品前面 的缝制线的线头,进行定长剪切;采用步进传感器检测的机车运行的机械连杆摆动周 期,计算缝制品的缝针针数,从而确定缝制品移动的长度,计算的缝针针数就是缝制 品后面预留缝制线的线头长度,当后切位置被检测后,可对任意设定好长度的缝制品 后面预留缝制线的线头,进行精确剪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缝制品前后自动剪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缝 机启动开始对缝制品缝线时,由电机离合状态感应装置,通过电机转动轮金属部位行 程移动来感应电机离合器的离合状态,发送电机离合器的离合信号给主控制装置,使 之转化成离合状态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缝制品前后自动剪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射 式同步扫描光电组由2个以上发射器与2个以上接收器组成,安装在电磁或气动剪切 刀架上,透射式同步扫描光电组的发射器组装在缝针与压脚前方,缝制品平行移动在 其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缝机缝制品前后自动剪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射 式同步扫描光电组的发射器组第一个发射光源与透射式同步扫描光电组的接收器组的 第一个接收器上下对射,第一个接收器在第一个发射光源的轴线上形成前后左右不大 于90度的锥形角度的接收闭合光路,缝制品与该接收闭合光路形成角度相切,透射式 同步扫描光电组的发射器组与透射式同步扫描光电组的接收器组安装距离为3-40mm之 间,剪切刀位置在缝针与缝制品进入方向的主轴线的位置区域前后移动安装,并介于 第一个发射光源和第二个发射光源之间;第二个发射光源与第二个接收器上下相对对 射,第三个发射光源与第三个接收器上下相对对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缝制品前后自动剪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风 装置主体安装在包缝机机壳后面,吹风管绕过透射式同步扫描光电组的接收器上方, 吹风头绕在缝针前面,透射式同步扫描光电组由2个以上发射器与2个以上接收器组 成,在透射式扫描光电组第1个接收器下方,启动信号感应器发出启动信号,由控制 系统发出指令使吹风装置对着缝制线吹风,捋直缝制线的线头为前剪切动作做准备, 吹风装置与电气控制箱相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缝制品前后自动剪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切 集尘装置由吸风管、集尘器、气流变换控制器组成,吸风口安装在透射式同步扫描光 电组的发射器组第1个发射光源与第2个发射光源之间,并位于底板盖板的风道处; 主机电源开机后,集尘器电机慢速度转动,当启动信号感应器发出启动信号,由控制 系统发出指令,集尘器电机全速转动,同时缝制线的线头被吸直,当缝制品遮断第1 透射式同步扫描光电组,剪切刀剪切掉缝制线的线头,吸风管通过吸风口吸掉前剪切 下来的多余缝制线的线头,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剪切刀剪切后集尘器电机慢速度转 动,同时气流变换控制器工作,吸风管风量减少;不至于拉长缝制品前端预留的线头; 完成这些动作进入下一个循环工作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缝机缝制品前后自动剪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流 变换控制器中,双向电磁铁连着动阀门,气流转换装置动阀门要立即打开,上面有百 叶窗口型式结构与静阀门形成最大的侧气流,使主气流减少最大吸风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缝制品前后自动剪切线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步进传 感器,安装包缝机机壳上,对机车运行的机械连杆摆动周期检测,由于电机转动一圈 为包缝机缝制一针,同时机械连杆摆动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秋;陈志向,未经王国秋;陈志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09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