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0996.0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厉敬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翔;厉敬东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H04L1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05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条码 识别 分类 信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类信息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条码识别技术的分类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对各类信息的分类应用,已为个人和企业在社会活动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获取快捷方便的信息,提高了人们在生产、生活和日常交往中的效率与质量。传统的分类信息应用,包括黄页、报纸的分类信息、114电话号码百事通等,虽然提供了分类信息应用的工具,但是信息分类提供者却要承担高昂的服务运营成本,存在着信息维护复杂、数据滞后、用户不易携带、方便性不够等问题。另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的分类信息没有充分利用移动技术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它解决了传统信息分类应用中用户表述复杂、获取信息成本高、信息数据滞后、用户使用不便且不易携带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它包括用户终端、显示终端、管理终端、分类信息管理中心和它们之间联接的网络;
所述用户终端是指带有摄像头或扫描器的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
所述显示终端是指静态的显示终端或动态的显示终端;
所述管理终端是基于B/S结构或基于C/S结构的控制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与分类信息管理中心联接;
所述分类信息管理中心由储存模块、控制模块、编解码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电路板或网络联接;所述储存模块对包含分类信息内容、查询结果和用户数据在内的信息进行存储;所述控制模块对运作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所述编解码模块对文本、图像进行编码和解码,以确保编码后的条码在网络间传播和在动态或静态显示终端上显示,解码功能还原条码存储的原本内容信息;所述通信模块提供数据接收和发布接口,提供分类信息管理中心与用户终端、显示终端、管理终端的通信接口;
本分类信息系统通过管理终端对分类信息内容进行设置,将分类信息和具体条码进行关联,并且将条码发布到显示终端,然后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对显示终端上的图像进行摄录,将分类信息请求通过网络传送给分类信息管理中心,最后分类信息管理中心对分类信息请求进行核实后,从存储模块中查询到对应的分类信息内容,并向用户发送分类信息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首先,管理员或信息发布者通过管理终端对分类信息进行设置,将分类信息和具体条码进行关联,并且将条码发布到显示终端;然后,用户通过对显示终端上的图像进行摄录,将分类信息请求通过网络传送给分类信息管理中心;最后,分类信息管理中心对分类信息请求进行核实,将对应的分类信息内容向用户发送。分类信息管理中心负责更新和维护分类信息,并记录各类信息的访问情况,甚至提供数据分析。
本发明的分类信息系统所基于的条码识别,不仅可在机场、车站、地铁站、街道、高速公路等城市明显地理位置上实施,而且可在大、小型商场、超市、购物中心、餐厅、休闲场所等处实施。整个分类信息查询过程可以自动运行,并提供分类信息实时更新功能。分类信息系统应用条码方式,增加了方便性和趣味性。获取分类信息需要用户用移动电话拍摄广告显示屏上的图像,由此增加系统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并为分析用户使用习惯提供了分析基础。
本发明的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多种灵活便捷的使用方式,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查询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按本发明的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示意图。
图2是按本发明的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按本发明的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的条形码举例图。
图4是按本发明的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的二维条码举例图。
图5是按本发明的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的彩色条码举例图。
图6是按本发明的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的图像边框举例图。
图7是按本发明的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按本发明的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条码识别的分类信息系统,条码识别是一种基于光学识别、采集图像的技术。本发明的分类信息系统包括用户终端、显示终端、管理终端、分类信息管理中心和它们之间联接的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翔;厉敬东,未经高翔;厉敬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0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