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生黄麻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1278.5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勇;夏兆鹏;程隆棣;刘丽芳;刘东升;刘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6B15/10;D06M15/643;D06M15/5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51上海市延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生 黄麻 混纺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它涉及一种养生黄麻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黄麻资源丰富,产量仅次于印度和孟加拉国,居是世界第三位。我国黄麻纺织发展高峰时拥有15亿条麻袋的生产能力。但是随着化学纤维聚丙烯等原料制造的编织袋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黄麻包装物市场急剧萎缩。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传统黄麻纺纱工艺流程长,只能纺制较粗的纱线,所以其产品主要是麻袋类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低。采用棉纺工艺路线,虽然可以缩短黄麻纺纱的工艺流程,增加产品品种和附加值,但利用棉纺工艺路线进行黄麻与其它纤维的混纺时,由于脱胶后的精干黄麻仍然含有12%-15%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造成了黄麻纤维较为粗、硬,再加上黄麻纤维没有天然卷曲,使得其纤维的抱合力差,梳棉后棉网成网困难。
这些都给纺制较细的黄麻混纺纱带来困难,特别是对黄麻比例较高的混纺纱困难更大。目前文献资料显示,在黄麻百分比占55%的条件下,仅能纺制出50tex的混纺纱,产品仍难以用在服装、家纺领域。
众所周知,黄麻纤维具有吸湿、放湿性好、抗菌性能好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如果能纺制出黄麻纤维所占比例高、纱支更细的黄麻混纺纱线作为纺织服装和家纺面料,将会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养生黄麻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黄麻纤维较为粗、硬和黄麻纤维没有天然卷曲,纤维的抱合力差,梳棉后棉网成网困难,高比例黄麻混纺纱细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养生黄麻混纺纱,其特征在于养生黄麻纤维与棉型纤维的混纺重量百分比为56-75∶44-25;
所述的一种养生黄麻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养生黄麻纤维是这样制备的:
(1)脱胶精干黄麻纤维的养生助剂由自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仲辛醇聚氧乙烯醚、菜油及水共同组成,其混合重量百分比自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为0.3-1.5%,仲辛醇聚氧乙烯醚为0.5-2%,菜油为0.2-2%,水为94.5-99%;(2)将脱胶精干黄麻纤维与养生助剂以浴比为1∶8-1∶15放入养生槽中进行搅拌并加温到40-80℃,养生时间为30-60min,然后放入甩干机中进行甩干,甩干时间为30-180s,接着再放入热风式干燥箱中,烘燥温度为60-90℃,烘燥时间为30-60min,使其回潮率控制在10-25%,从而制成养生黄麻纤维;
所述的一种养生黄麻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开清棉工序改进工艺条件为豪猪打手速度为420-440r/min;梳棉工序改进工艺条件为锡林转速为280-330r/min,刺辊转速为800-850r/min,并加装导棉装置;粗纱工序改进工艺条件为粗纱的特克斯捻系数为90-110;细纱工序改进工艺条件为细纱的特克斯捻系数为380-4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通过养生处理,有效地降低了黄麻纤维粗、硬对纺纱的不利影响;
2.通过纺纱的改进工艺,能够纺制黄麻纤维所占比例更高、细度更细的黄麻纤维混纺纱;
3.产品可以用作服装和家纺类纺织品。
具体实施方式:
养生黄麻混纺纱工艺流程如下:
养生黄麻混纺纱工艺流程进一步阐述如下:
黄麻原料由江苏省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经过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脱胶处理后得到长度为30-55mm的脱胶精干黄麻纤维。
脱胶精干黄麻纤维养生助剂处理及调湿处理如下:
(1)脱胶精干黄麻纤维的养生助剂由自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仲辛醇聚氧乙烯醚、菜油及水共同组成,其混合重量百分比自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为0.3-1.5%,仲辛醇聚氧乙烯醚为0.5-2%,菜油为0.2-2%,水为94.5-99%;自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由上海旭化贸易有限公司提供,其主要作用是使脱胶精干黄麻纤维柔软平滑,纤维素与木质素连接力降低;仲辛醇聚氧乙烯醚购自上海正企贸易有限公司,其主要作用是有利于自乳化亲水性氨基硅油渗透进入脱胶精干黄麻纤维内部;菜油为市场购买,其主要作用是使脱胶精干黄麻纤维中的剩余胶质发生溶胀;上述试剂与水混合后共同组成良好的养生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2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计生超声系统及数据采集方法
- 下一篇:在游戏中使用机器人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