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百合多糖纯化的乙醇浓度梯度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1539.3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0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万锕俊;李慧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汉素信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合 多糖 纯化 乙醇 浓度梯度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百合多糖提取工艺方法,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百合多糖的纯化工艺。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中医引用两千多年的中药,百合有着明确、显著的疗效(参见《神龙本草经》、《别录》和《圣惠方》中的记载)。百合中药功效特点主要表现在“滋补与保健”上,即养阴清热、润肺止渴、宁心安神和补中益气之效。在百合有效成分中百合多糖极具的功能性和经济价值,它的功能性主要包括良好的增强免疫调节的作用、抗肿瘤性、抗氧化、滋补强壮及抗衰老作用和明显的降血糖功能,百合多糖在百合中的百分含量处于百合成分含量的前三位。百合多糖提取可为开发生产百合多糖滋补与保健产品,以及开发多糖新型药物提供原料。
现有实验室用的浸提、乙醇沉淀、脱蛋白的百合多糖提取工艺一般得到的是百合粗多糖,而要得到较纯的百合多糖,目前通常是采用两种工艺方法:一是在实验室里通过层析柱的方法,该法提取量小,生产效率低,且百合多糖损失量大,多糖得率不高,难以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二是利用正丁醇/氯仿混合液通过3-5个循环(Svage法)进行提纯,但该法氯仿用量大,残留量大,毒性强,污染严重,成本也高,纯化效率低,对工业化生产不利。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外没有与百合多糖提取相关专利文献报道,在非专利文献中,有百合多糖提取工艺相关文献报道,如层析柱的方法(刘成梅,付桂明等,百合多糖的纯化与化学结构鉴定研究,食品科学,2002,23(5):114)和Svage法(刘成梅,万茵等,百合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食品科学,2002,23(1):89),但尚无百合多糖纯化的乙醇浓度梯度工艺方法的有关报道,也无百合多糖提取产业化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百合多糖纯化工艺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百合多糖的纯化工艺,即乙醇浓度梯度纯化百合多糖新工艺,它在保证百合多糖的纯度和得率的同时,减少氯仿的用量,从而降低毒性溶剂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工业生产的适用性。本发明是高效提取高纯度的百合多糖的新型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在百合多糖浓缩液经醇沉、去蛋白一次后,利用75%-95%浓度梯度的乙醇溶液循环洗涤2-5次,制得高纯度的百合多糖。采取多次洗涤的目的是变性并去除蛋白酶,氨基酸杂质,同时低浓度的乙醇可以带走大部分小分子量的寡糖,乙醇浓度梯度纯化重复的次数越多,产物越纯越高,但多糖损失越大。
利用本发明乙醇浓度梯度纯化,可以在得到纯度大于70%的百合多糖纯品,百合多糖得率为百合中百合多糖含量的80%,同时可减少百合多糖中氯仿残留量65%以上,工艺流程简单高效、经济和利于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将新鲜百合球茎,自然晾干后在60℃左右烘至全干,然后打碎过筛备用。称取百合粉经85%乙醇于80℃下回流约10h,过滤。滤渣用用去离子水55℃下浸提5h,过滤,得百合多糖浸提液粗品。
百合多糖浸提液经减压浓缩后以四倍体积的90%的乙醇沉淀,过滤取沉淀加水溶解后采用Svage法去蛋白一次(Svage法为加入等体积氯仿/正丁醇混合液,混合液中氯仿/正丁醇的体积比5:2,充分振荡),沉淀后取上清液,得到粗制百合多糖溶液。采用粗百合多糖饱和溶液加蛋白酶进一步酶解蛋白,然后用四倍体积乙醇沉淀。取沉淀分别用75%乙醇、85%和95%的纯乙醇洗涤并重复2次(梯度乙醇溶液洗涤法),最后一个循环用丙酮,乙醇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百合多糖精提产品。
由此例乙醇浓度梯度纯化2次制备得到的百合多糖纯品,其纯度为75%以上,百合多糖得率为百合中百合多糖含量的86%,同时减少百合多糖中氯仿残留量约80%,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经济和环保等工艺优点。
实施例二:
将新鲜百合球茎洗净,沙布袋包装20公斤,投入200升的提取罐,用去离子水95℃下浸提2h,然后转移提取液至浓缩罐。提取罐中加入去离子水,重复提取2次,转移提取液至浓缩罐。将3次提取液在浓缩罐中90℃下抽真空浓缩,浓缩至30%出料,得百合多糖浸膏粗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汉素信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汉素信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