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驱动器及其温度补偿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1717.2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剑刚;刘杰;金利锋;邬宁彪;徐永法;徐江川;袁爱东;吴新军;腾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155 | 分类号: | H04B10/155;H03K17/68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丽 |
地址: | 21408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驱动器 及其 温度 补偿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驱动器及其温度补偿电路。
背景技术
在光通信系统中,半导体激光器和激光驱动器(LDD,Laser Diode Driver) 是光发射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中,激光驱动器放大并串转换器或多路转换 器输出的高速数字信号,并输出驱动激光器所需的驱动电流,激光驱动器输 出的驱动电流(即激光器的电流)包括调制电流和直流偏置电流。
激光器的性能特点是参数随温度而变化,如图1所示的激光二极管(LD, Laser Diode)的光功率-电流曲线,激光二极管在输出光功率PL~PH的范围内 能够产生激光,随着温度升高(T1<T2),激光二极管的发光阈值电流(使激 光二极管产生激光的最小电流)会有较大的漂移,即Ith1<Ith2;而且大于阈值 电流部分的斜率(光功率变化同电流变化之间的比值,又称电光转换效率) 也会随之递减。
激光器要求在工作温度范围(-40℃~+85℃)内,平均光功率和消光比 (信号为0时平均光功率和信号为1时平均光功率的比值)保持稳定。如图1 所示,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阈值电流升高,为了保持同样的平均光功率Pav输出,激光器的电流就需要增大;反之,如果对激光器的阈值电流的升高不 进行补偿的话,就会导致平均光功率的很大变化。为了补偿阈值电流的变化, 通常采用自动功率控制(APC,Automatic Power Control)电路,如图2所示, 激光驱动器包括:激光驱动电路1和自动功率控制电路3,激光驱动电路1向 激光器4提供调制电流,激光驱动电路1通过数字信号(差分输入信号)调 制基准调制电流Im,产生数字电流信号,所述数字电流信号的电流为调制电 流Imod。自动功率控制电路3向激光器4提供偏置电流Ibias,激光器的光探测 器(光电二极管)PIN测量激光二极管LD的输出光功率,产生光生电流Ip, 自动功率控制电路3监测光探测器的光生电流Ip,调节激光器的偏置电流Ibias来保持该光探测器PIN中的光生电流Ip稳定。
有关激光驱动器的专利申请很多,例如,在申请号为03816490.6和 200380105919.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还能找到更多有关激光驱动器的信息; 在申请号为01807194.5和200710090687.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还能找到更 多有关自动功率控制电路的信息。
然而,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如果激光器的调制电流的值不变,为了保 持输出光功率恒定,自动功率控制电路将使偏置电流显著增大,远超过激光 器的发光阈值电流,导致激光器的消光比产生剧烈变化,在实际工程应用中 不仅会导致很大的误码率波动,而且会加剧信号抖动、系统功耗和通信系统 性能优化间的冲突。
为消除温度变化对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现有的一种方法是利用主动 制冷,如附加冷却系统或制冷器以保持激光器结温恒定,从而排除温度变化 带来的影响。但是,采用冷却系统或制冷器会占用很大的面积,消耗额外的 能量,这是很难符合现今集成电路的低功耗和小型化的趋势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激光驱动器及其温度补偿电路,以补偿 激光驱动器输出的调制电流,从而使激光器的消光比保持稳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驱动器的温度补偿电路,包括:
基准电压产生单元,产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基准电压;
基准电流产生单元,连接所述基准电压产生单元,输出随所述基准电压 增大而增大的基准电流;
参考电压产生单元,产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参考电压;
补偿电流产生单元,连接所述参考电压产生单元,根据所述参考电压获 得补偿阈值温度,并在温度高于或等于补偿阈值温度时输出补偿电流,
所述基准电流与补偿电流叠加形成基准调制电流。
可选的,所述基准电压产生单元为具有正温度系数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