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气挡风服装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1831.5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国;李峰;黄俊;杨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2 | 分类号: | D04B1/02;D04B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50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挡风 服装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装面料,特别涉及一种挡风服装面料。
背景技术
挡风服装面料,在服装制备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挡风服装面料,为了达到挡风的效果,一般在挡风面料中,设置塑料薄膜,如中国专利00216185.0公开的发明名称为“防水防风透气透湿化纤织物复合面料面料”,该专利设有一层聚氨酯中间层,显然,该面料的透气效果是不理想的;
还有的专利,如02111533.8,在面料上涂覆聚氨酯,不仅成本较高,而且,透气效果也很差;
还有的专利,如991190378公开的面料,虽然生产成本不高,但是其透气性非常不好,制成成衣后容易出现面料内层潮湿、吸湿性差等现象,影响了面料的舒适度,使得挡风面料的应用收到局限。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挡风层服装面料,是服装领域十分迫切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透气挡风服装面料,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满足有关产业部门的需要。
本发明的透气挡风服装面料,包括中间底布层、由表面毛圈构成的表面绒面层和由底面毛圈构成的底面绒面层,所说的表面毛圈的根部植入中间底布层的上表面,所说的底面毛圈的根部植入中间底布层的下表面,表面毛圈根部和底面毛圈的根部分别直立于中间底布层底布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十分显著的,随中间底布的收紧,使毛圈根部挤压加密,明显提高单位面积绒毛簇数量,并且使毛圈根部直立于底布上,产生良好的立绒效果,达到良好的透气挡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的透气挡风服装面料,包括中间底布层1、由表面毛圈201构成的表面绒面层2和由底面毛圈301构成的底面绒面层3,所说的表面毛圈201的根部植入中间底布层1的上表面,所说的底面毛圈301的根部植入中间底布层1的下表面,表面毛圈201根部和底面毛圈301的根部分别直立于中间底布层1底布上;
优选的,所说的中间底布中间底布层1的原料为氨纶包芯纱,可采用市售的75D涤/30D氨纶的产品;
所说的表面毛圈201和底面毛圈301的原料为短纤纱或0.1~1dtex的细旦合成纤维长丝,其原料为32S涤纶或150D。
表面毛圈201和底面毛圈301的直径为150D长丝,中间底布层1上的表面毛圈201和底面毛圈301的孔数为288F;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装有毛圈沉降片单面针织圆机上编织,弹性氨纶包芯纱和毛圈纱按照添纱工艺进行垫纱成圈,氨纶包芯纱形成高弹高密纬平针织中间底布,毛圈纱线圈的沉降弧被沉降片拉长形成毛圈。通过调节沉降片高度调节毛圈高度。在配量氨纶包芯纱和毛圈纱导纱位置时,确保毛圈纱显露在织物正面,将氨纶包芯纱线圈覆盖,而织物反面仍是拉长沉降弧的毛圈,在后整理工序,通过拉毛将毛圈的部分纱线显露在正面,进行起绒处理形成双面绒织物,利用氨纶包芯纱高度回弹收紧,毛圈加密形成挡风透气面料。而且,所选用的织机为商业化的高精度的专用毛巾机。
实施例1
在装有毛圈沉降片单面针织圆机上编织,弹性氨纶包芯纱和毛圈纱按照针织标准成圈工艺进行垫纱成圈,但根据该面料的特种性,选用某专用的生克片,氨纶包芯纱形成高弹高密纬平针织中间底布,毛圈纱线圈的沉降弧被沉降片拉长形成毛圈。通过调节沉降片高度调节毛圈高度。在配量氨纶包芯纱和毛圈纱导纱位置时,确保毛圈纱显露在织物正面,将氨纶包芯纱线圈覆盖,而织物反面仍是拉长沉降弧的毛圈,在后整理工序,通过拉毛将毛圈的部分纱线显露在正面,进行起绒处理形成双面绒织物,利用氨纶包芯纱高度回弹收紧,毛圈加密形成挡风透气面料。
其中,中间底布层1的原料为氨纶包芯纱,采用市售的75D涤/30D氨纶的产品;
表面毛圈201和底面毛圈301的原料为1dtex细旦合成纤维长丝,其原料为150D。
表面毛圈201和底面毛圈301的直径为150D长丝,中间底布层1上的表面毛圈201和底面毛圈301的孔数为288F;
其中:
采用ASTM D-737标准进行检测,其透气挡风性能如下:
普通防风双面绒防风性对比:
表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搓式干法凝胶机
- 下一篇:一种羧酸铋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