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和移动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1994.3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洪智忠;郑文义;何代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M1/725;G06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 琦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距离 无线通信 身份 识别 方法 移动 终端 | ||
1、一种源端与目的端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
所述源端或所述目的端被激活后,获取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并在根据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后,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设置在能够进行呼叫的移动终端上;
所述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包括:预先根据用户的输入,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或所述目的端中设置所述身份识别对应的安全号码;
所述源端或所述目的端被激活后,获取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包括:所述源端被激活后,所述移动终端获取设置在自身中的所述安全号码,或通过所述源端获取设置在目的端中的所述安全号码;
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为: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号码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中;则所述源端被激活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若失效,则停止进行所述身份识别;否则,执行所述获取预先设置的安全号码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是否一致后,若判断出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一致,则所述源端与所述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号码存储在用户识别模块中;则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是否一致后,若判断出本机号码与所述获取的安全号码一致,则判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若失效,则停止进行身份识别;否则,若没有失效,则所述源端与所述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设置在能够进行呼叫的移动终端上;
所述预先设置与所述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包括:预先在网络侧设置所述移动终端中存储本机号码的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
所述源端或所述目的端被激活后,获取所述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包括:所述源端被激活后,所述移动终端与网络侧通信,获取所述设置在网络侧的用户识别模块是否失效的信息;
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安全信息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为: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获取的信息是否为已失效,若是,则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所述获取的信息是否为已失效后,若确定出不是已失效,则所述源端与所述目的端通信,进行身份识别。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被激活为:所述移动终端接近所述目的端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源端被激活;
则停止进行所述身份识别为:所述移动终端关闭所述被激活的源端。
9、根据权利要求3、5、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识别模块为用户识别SIM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端为无线射频识别RFID模块或近距离通信NFC模块。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包括:
安全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与身份识别相关的安全信息;
安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的安全信息确定当前用户是否非法,并在确定出当前用户非法后,控制身份识别源端停止进行身份识别;
身份识别源端,用于在被对应的身份识别目的端激活后,与该目的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身份识别,并根据所述安全控制模块的控制停止进行所述身份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9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品种大花蕙兰的培养方法
- 下一篇:曝光方法以及曝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