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女用导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2280.4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平清 |
主分类号: | A61F5/455 | 分类号: | A61F5/4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女用导尿器涉及一种女用医用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导尿产品,几乎没有适合女病人用的、不直接插入膀胱的导尿产品,而卧床、重症的女病人迫切需要一种方便、有效的女用导尿器。现有的女用导尿管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导尿管必须插入膀胱,长期使用容易引起感染。
2.导尿管需定期更换,由于需插入膀胱,必须到医疗机构实施,而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就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女用导尿管存在的这些不足,本发明女用导尿器由组合舱-1;导尿管-2;支撑导尿管的圆环支架-3和引尿袋套-4组成。
组合舱-1.由子弹头(1-1)、子弹头后面中心连接的一根圆棒(1-2)和由二个半圆合成的空心套管(1-3)组成(见图1)。空心套管与子弹头之间用榫头连接,组合舱的作用是帮助导尿管进入到尿道内。
导尿管-2.它是由一根像男用避孕套一样薄的用医用橡胶制成的超薄型管子(见图2)。管子的一头小,另一头大;小头处的管子内装有用形状记忆合金丝制成的圆环支架。管子有一定的长度,大于120毫米。管子的大头部分使用前是卷起来的,使用时将管子的大头放开,套在引尿袋的引尿管上的漏斗上即可。
支撑导尿管的圆环支架-3(见图3).圆环支架是用双向变形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制成的定型为几个尺寸的开口的圆环。双向变形的形状记忆合金丝的外面套上一根薄壁的用医用橡胶制成的套管,套管的一头与圆环开口的一头一起用PVC或其它材料封死。套管有一定的长度,套管开口的另一头一直伸到导尿管的中间。圆环支架开口的另一头也用PVC材料封头,以免开口处的金属丝伤人。使用前,在常温下先把圆环支架卷成较小尺寸(小于组合舱的子弹头后面的空心套管的内径尺寸)放在导尿管的小头一处的管内。
引尿袋套-4.由引尿袋(4-1);引尿管(4-2);引尿管上用于接尿的漏斗(4-3)组成(见图4)。
生产时,先把卷成小尺寸的套有薄壁套管的圆环支架放在导尿管的小头一处管内,圆环套管的开口一头伸到导尿管内,然后圆环支架与导尿管小头一起套在子弹头后面的圆棒上进入到子弹头后面,外面用空心套管(由两个半圆合拢成的空心套管)包好,即把带有套管的圆环支架和导尿管一起放进组合舱内;导尿管的另一大头一段卷起来。
使用时,只要把组合舱从尿道口插入尿道内到一定深度(空心套管上有标记),然后一手捏住组合舱的圆棒,另一手捏住空心套管,把套管从尿道内往外拉,一直拉出体外,这时包有圆环支架的导尿管就暴露在尿道内。尿道内的圆环支架温度逐渐升高,当接近人体温度时,圆环支架就会自动张开,变大到预先定型好的尺寸,同时把导尿管撑大到导尿管完全紧贴尿道的内壁。然后,握住子弹头后面的圆棒把子弹头从导尿管内和圆环支架的中间拿出体外。最后把卷着的导尿管的大头一段放开,套在引尿袋套的接尿漏斗上即可,完成了导尿器使用前的准备工作(见图5)。
导尿管使用后需要更换。需要取出时,只要往导尿管内的圆环支架外的薄壁套管内注入低于体温的冷却水。由于形状记忆合金丝是双向变形的,遇到低温冷却水形状记忆合金丝即会自动收缩,收缩后圆环支架不再撑住尿道的内壁,导尿管和圆环支架就可以很方便地从尿道内一起取出。
附图简要说明
图1;组合舱的示意图:1a:正视图;1b:右视图;
1-1:子弹头;
1-2:圆棒;
1-3:空心套管;
图2;导尿管(吹气后)的示意图:2a:正视图;2b:右视图;
2-1:导尿管小头;
2-2:导尿管大头;
图3;形状记忆合金丝制成的圆环支架示意图:
3a:常温时卷成较小尺寸时的正视图;
3b:接近人体温度时恢复定型尺寸的正视图;
图4;引尿袋套的示意图:
4-1:引尿袋;
4-2:引尿管子;
4-3:引尿管上的漏斗;
图5;导尿管放入尿道内的示意图:
5-2:导尿管;
5-3:圆环支架(恢复定型尺寸后)
5-4-1:引尿袋;
5-4-2:引尿管;
5-4-3:引尿管上的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平清,未经刘平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2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