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荷叶离褶伞污染率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72477.8 申请日: 2007-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1463324A 公开(公告)日: 2009-06-24
发明(设计)人: 程继红;陈昆;刘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
代理公司: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朱妙春
地址: 201401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降低 荷叶 离褶伞 污染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降低真菌培养时定殖期污染率的方法,特别涉及降低荷叶离褶伞污染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又名荷叶蘑、冷香菌、一窝鸡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离褶伞属,日文名称“ハタケシメジ”,欧洲称之为“Fried chicken mushroom”,该菌目前在国内广泛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新疆、青海、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荷叶离褶伞菌肉肥厚细腻、清香扑鼻,味道鲜美,且子实体中富含β-1,3-D葡聚糖与β-1,6-D葡聚糖,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名贵食用菌。由于该菌独特的营养与风味,国内许多学者均在野外分离子实体并进行人工驯化研究,1973年云南昭通李植森曾利用蕨台根和茅草制作腐殖土作为培养料在林地内仿野生栽培;2005年李林玉、李荣春对荷叶离褶伞菌丝营养条件的初步研究进行了报道;2006年河西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魏生龙等对荷叶离褶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行了报道,并在文中涉及荷叶离褶伞可在PDA培养基上发生子实体。2007年戚淑威、徐中智等对荷叶离褶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报道,文中描述了荷叶离褶伞尽管人工仿野生栽培(地栽)可以获得子实体,但是收量极低,耗时很长。综上所述,至今为止在国内仍无荷叶离褶伞成功进行工厂化栽培的报道。

荷叶离褶伞工厂化栽培的最大困难是菌种活力弱,无法在培养基上很快定殖,所以在前期特别易受到杂菌与螨虫的感染而造成栽培失败,所以如何克服其菌株特点,有效控制污染,工厂化栽培才得以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降低荷叶离褶伞污染率的方法,以解决现在荷叶离褶伞工厂化栽培在定殖期前期特别易受到杂菌与螨虫的感染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降低荷叶离褶伞污染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种接种后移入一洁净的培养室进行定殖培养,定殖期完成后移入普通培养室中培养。

所述进行定殖培养的洁净的培养室标准如下:

温度                20-25℃

湿度                ≦65%

CO2浓度             ≦4000PPM

光照度              黑暗

空气过滤级别        ≦10000Class

经过消毒灭菌,按平板试验,4小时后菌落总数每皿不超过3个。

荷叶离褶伞菌种的定殖期一般为10-12d,不同菌株之间差异2-3d,所以定殖期间的菌种培养环境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工艺可以有效克服荷叶离褶伞的污染率,使菌种的污染率由原先的6%以上下降至1%以下,有效提高成品率5个百分点。本发明使工厂化栽培得以有效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降低荷叶离褶伞污染率的方法,其是栽培种接种后移入一洁净的培养室进行定殖培养,定殖期完成后移入普通培养室中培养。

所述进行定殖培养的培养室标准如下:

温度                   20-25℃

湿度                   ≦65%

CO2浓度                ≦4000PPM

光照度                 黑暗

空气过滤级别           ≦10000Class

经过消毒灭菌,按平板试验,4小时后菌落总数每皿不超过3个。

后续的培养如下:

1、配制栽培种培养基质:采用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原种培养基质:

树皮堆肥           70%、

啤酒糟             12%、

米糠               13%、

玉米粉             5%、

调节水分含量为64%;

2、装瓶、灭菌;

3、接种:无菌操作下,将荷叶离褶伞的原种接种于栽培瓶内;

4、培养:黑暗培养;温度:第1-10d,24℃;第11-30d,22℃;第31d-至搔菌前,23℃;湿度65-70%;CO2浓度小于3500PPM;栽培瓶菌丝全部发满后,继续培养10-15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24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