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空调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2794.X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4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寿永;姚玉平;黄圣祥;高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空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器技术领域,涉及空调,尤其是室内外机一体化的空调。
背景技术
家用空调包括压缩机、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风机(轴流风扇、离心风扇)、控制器、保温管、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其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整体式中最常见的是窗式机和移动空调机,分体式最常见的是挂壁式、落地式、吊顶式。窗式空调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安装时需要在墙体上凿洞,影响墙体结构而且也不美观、窗机噪音较大、舒适性也不好。移动式空调虽然结构简单、移动方便,由于噪音大、舒适性差且占用室内空间,只适合特殊场合使用。落地式空调结构复杂、成本高、占用室内空间且只适合能力较大的家用机。挂壁式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影响室内美观。吊顶式分体机只适合房间高度较高且吊顶的房间,而且结构很复杂成本很高。
现在的整体式家用空调,冷凝器和蒸发器装在一个壳体里,两者之间有一隔板分开为室内侧和室外侧。室外侧的冷凝器和室外空气循环换热,室内侧和室内空气循环换热实现制冷、制热、除湿等功能。该整体机安装是一半在室内、一半在室外,室内噪音大而且不美观。家用分体式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是两个独立壳体,通过冷媒管将两者连接,冷媒在室内外机之间的循环流动带动能量转移。室内外机的换热器和室内外的空气不停的循环换热实现室内制冷、制热、除湿等空气调节功能。
现在铜、铝、钢材、塑料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空调企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每家空调生产企业成本压力都很大,通过各种方法节省成本。现在的分体机由于结构复杂,原材料使用量较多,所以生产成本很难降下来。由于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使得开发的模具费用也很高。室内机的存在既占用室内空间又影响室内美观。窗式空调器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由于噪音大,影响室内美观所以在市场上相对不易为消费者所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外机一体化的家用空调,其资源节约、成本低廉且舒适性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空调结构,包括:壳体,蒸发器、冷凝器,该壳体内至少设置有两个分隔的腔体,分别容纳蒸发器和冷凝器。
进一步:该两个分隔的腔体之间设置有隔热装置。
该蒸发器设置于壳体中的上部;该冷凝器设置于壳体中的下部。
是通过钢板底盘形成该两个分隔的腔体。
该钢板底盘上设置有保温海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蒸发器所在的整个腔体都可设有隔热装置,例如设置保温海绵进行保温的,而不仅仅是两个腔体之间的隔板有保温海绵;另外,整体机的送、回风口和房间内的送、回风口之间可分别用风管连接,且连接风管也设有隔热装置,例如设置保温海绵进行保温。
还包括:进风口、出风口,都设置于壳体上与室内相连的一侧;蒸发器风机设置于蒸发器旁;冷凝器风机设置于冷凝器旁;压缩机设置于壳体中下部,与四通换向阀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本发明结合整体机低成本以及分体机舒适性较好的优点,抛弃两者的缺点设计的,是资源节约、成本低廉而舒适性好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室内外机一体化的家用空调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图4为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3中C-C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室内侧风循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室外侧风循环示意图。
图8本发明制冷系统流程示意图。
1.冷凝器风机网罩
3.蒸发器 4.蒸发器风机
5.控制器 6.四通换向阀
7.压缩机 8.冷凝器
9.冷凝器风机 10.中隔板
21.进风口 2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室内外机一体化的家用空调主要部件包括冷凝器风机网罩1、进风口21、出风口22、蒸发器3、蒸发器风机4、控制器5、四通换向阀6、压缩机7、冷凝器8、冷凝器风机9、中隔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27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水供给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钢带螺旋增强双平面聚乙烯排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