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的制备方法及三维封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3095.7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曦;肖德元;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7/12 | 分类号: | H01L27/12;H01L21/00;H01L21/20;H01L21/265;H01L21/762;H01L21/84;H01L21/50;H01L2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翟 羽 |
地址: | 20182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衬底 制备 方法 三维 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的制 备方法及三维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未来电子系统将需要满足如下几个方面日益提出的要求:体积小、重量 轻、高频和高速运行、低功耗、灵敏、多功能以及低成本。而三维封装正是 满足这几个方面要求的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途径,其具有减小体积和增加衬底 材料利用率的优点。
先进的三维封装技术要求芯片的厚度不断减薄,已制作器件的半导体衬 底背面减薄是封装制造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工序,超精密磨削、研磨、抛光、 腐蚀在半导体衬底背面减薄工艺中获得广泛应用,减薄后的芯片可提高热发 散效率、机械性能、电性能、减小芯片封装体积,减轻划片加工量。以硅衬 底为例,目前,直径200mm的已制作器件的硅衬底可以被减薄至0.12-0.15mm, 直径300mm硅衬底要达到这一水平还需要采用化学机械抛光、等离子腐蚀、 先划片后研磨等技术。该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减薄至0.05mm以下的厚 度。硅衬底上电路层的有效厚度一般为5-10μm,为保证其功能,并有一定的 支撑厚度,硅衬底减薄的极限厚度为20-30μm。目前市场上直径300mm的硅 衬底的平均厚度为775μm,直径200mm的硅衬底的平均厚度为725μm,如此 厚的衬底是为保证在芯片制造、测试、运送过程中有足够的强度,因此,在 电路层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背面减薄,衬底越薄,其柔韧性越好,受 外力冲击引起的应力也越小。
但是目前的三维封装工艺中,现有的减薄技术很难在将被减薄的衬底减 薄到50μm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光刻对平整度要求。
因此,目前的集成电路制造领域需要一种可以降低被减薄的衬底的厚度, 而且可以提高表面的平整度的三维封装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被减薄的衬底的厚度, 而且可以提高表面的平整度的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的制备方法及三维封 装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衬底,包括器件层、位于 器件层下方的绝缘层,还包括位于绝缘层下方的支撑衬底和位于支撑衬底中 的剥离层。
可选的,所述剥离层的材料为多孔硅或者含有气泡的单晶硅。
可选的,所述器件层的材料为单晶硅。
可选的,所述支撑衬底的材料为单晶硅。
可选的,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氧化硅或者氮化硅。
一种制备上述半导体衬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支撑衬底和器件 衬底;在支撑衬底和器件衬底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衬底的表面制作绝缘层;在 支撑衬底中进行离子注入,将改性离子注入支撑衬底,在支撑衬底中形成剥 离层;在器件衬底中进行离子注入,将改性离子和活化离子注入器件衬底中, 在器件衬底中形成活化层;将器件衬底和支撑衬底键合;退火,器件衬底在 活化层的位置发生剥离,形成保留在支撑衬底和绝缘层上的器件层;对器件 层的表面做抛光处理。
可选的,所述改性离子为氢。
可选的,所述活化离子为氦、硼或其组合。
可选的,所述退火的温度为300℃到1400℃,时间为0.5小时至15小时, 在含氧气氛中进行。
可选的,所述支撑衬底和器件衬底的材料为单晶硅。
可选的,所述抛光处理的方法为化学机械抛光。
一种制备上述半导体衬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支撑衬底和器件 衬底;在支撑衬底表面制作剥离层;在器件衬底表面制作活化层;在活化层 表面制作器件层;在剥离层和器件层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的表面制作绝缘层; 将器件衬底和支撑衬底键合;采用水力切割的方法,将器件衬底在活化层的 位置剥离,形成保留在支撑衬底和绝缘层上的器件层;对器件层的表面做抛 光处理。
可选的,所述支撑衬底、器件衬底和器件层的材料为单晶硅。
可选的,所述制作剥离层和活化层的方法为阳极氧化法。
可选的,所述阳极氧化采用的腐蚀液为HF和C2H5COOH的混合溶液, 采用的电流密度为1mA/cm2至20mA/cm2,阳极氧化的时间为1min至30min。
可选的,所述在活化层表面制作器件层的方法为化学气相外延法。
可选的,所述抛光处理的方法为化学机械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3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