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精滤器的油泵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3162.5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9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柳朝华;顾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22 | 分类号: | F02M3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成 |
地址: | 2012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器 油泵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摩托车用的油泵支架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精滤器的油泵支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摩托车等车辆领域以及其他领域,均用到油泵,油泵用以为车辆各部位供油,以实现车辆的运动以及液压系统的动作。
油泵需要专门的油泵支架来支撑和固定,由于现在的使用油还包含这样或那样的杂质,所以在油进入油泵之前必须对其进行过滤以除掉其杂质,否则带有杂质的油进入油泵之后并经油泵供给车辆各部位时,就容易造成车辆相关部位的堵塞或损坏,为了实现过滤的目的,一般在油泵下面的油泵支架上安装一个精滤器,如图1所示,精滤器10装在支架40上,精滤器10上具有出油口11、12,出油口11、12分别与波纹管20、21的输入口连接,波纹管20、21的输出口与油泵连接,这样精滤器10过滤的油就通过波纹管20、21进入油泵内。
但是,以上的这种传统的带有精滤器的油泵支架具有以下几个缺点:
1)由于精滤器经常更换,所以在更换时必须先将与油泵支架连接的波纹管破坏,在换上精滤器之后再安装新的波纹管,这样就无形中提高了成本。
2)由于所述新的波纹管的安装需要特殊的工具,安装非常不方便,并且费时费力,所以这样一来还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的带精滤器的油泵支架存在更换精滤器需要更换波纹管以及更换效率较低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精滤器的油泵支架,其能实现所述精滤器的快捷高效的更换,且不增加任何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精滤器的油泵支架,包括精滤器和支架,所述精滤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支撑所述油泵,精滤器通过波纹管输油至所述油泵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输入口与所述精滤器的至少一个出油口匹配连接,连接管输出口与所述波纹管输入口匹配连接。
所述连接管为三通连接管,所述精滤器具有一个出油口,所述三通连接管的一个输入口与所述出油口匹配连接,三通连接管的两个输出口分别与两根所述波纹管的输入口匹配连接。
所述连接管为四通连接管,所述精滤器具有两个出油口,所述四通连接管的两个输入口与所述两个出油口匹配连接,四通连接管的两个输出口分别与两根所述波纹管的输入口匹配连接。
所述连接管为两通连接管,所述两通连接管数量为两个,所述精滤器具有两个出油口,所述两个两通连接管的输入口分别与所述两个出油口匹配连接,两个两通连接管的输出口分别与两根所述波纹管的输入口匹配连接。
所述连接管的输入口具有卡钩,所述精滤器的出油口具有卡扣,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扣相匹配。
所述连接管的输入口具有卡扣,所述精滤器的出油口具有卡钩,所述卡扣与所述钩扣相匹配。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带精滤器的油泵支架,采用了连接管来连接所述精滤器和波纹管,所述连接管可以是四通、三通或两通结构,连接管输入口通过其上的卡钩与所述精滤器的出油口上的卡扣匹配连接,连接管输出口与所述波纹管一端连接,这样在更换所述精滤器时,只要将所述连接管上的卡钩松开,将连接管从精滤器的出油口上卸下,换完精滤器后,再将连接管与精滤器的出油口匹配上就可以了,避免了传统的带精滤器的油泵支架更换精滤器还要更换新的波纹管的缺陷,如此一来,就降低了相关成本和提高了更换精滤器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快捷方便更换所述精滤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带精滤器的油泵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精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三通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四通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两通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参考图2和图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精滤器的油泵支架包括精滤器10、支架40、连接管30,所述精滤器10安装在所述支架40上,所述支架40支撑所述油泵,图3中的精滤器10具有一个出油口13,连接管30是三通连接管,其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三通连接管30的一个输入口33与所述精滤器10的出油口13匹配连接,三通连接管30的两个输出口31、32分别与两根所述波纹管20、21的输入口匹配连接,这样油便依次通过精滤器10、三通连接管30、波纹管20、21进入油泵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3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助力泵汽缸内壁涂层
- 下一篇:油田多磁场恒温节能电磁防除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