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振柱结构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3336.8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民;谢建军;邓达;郭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雷通光通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00 | 分类号: | H01P11/00;H01P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335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 结构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产品的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谐振柱结构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谐振柱是构成腔体滤波器的要素之一。根据腔体滤波器谐振频率的产生原理,谐振柱与封闭金属腔体共同产生谐振频率,从而实现滤波器所需的频率。谐振柱也叫谐振杆。谐振柱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材料多采用贵重的铝、钢、紫铜或黄铜表面镀银。
谐振柱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一个管体1,管体上部带一个法兰2,下部的管内设有一个用于插入沉头螺钉将谐振柱与谐振腔固定相连的漏斗形连接件3。
现有技术谐振柱结构的加工方法是采用铝、钢、紫铜或黄铜棒料毛坯经过车削加工而成的一个整体结构件。由于谐振柱自身的同轴度、平面度、粗糙度及线性尺寸对滤波器性能影响极大,所以加工设备多采用数控车床并对制造者技能要求较高,生产周期长。同时谐振柱自身特有的结构也决定了材料的浪费,材料利用率仅为50%~60%。材料、加工设备、生产周期及对加工者技能的要求提高了谐振柱的价格。一台滤波器中需配备多个谐振柱,导致在一台滤波器中,谐振柱的成本仅次于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谐振柱结构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谐振柱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金属棒材为原料,制成下部带漏斗形连接件的管体;
B、以金属棒材为原料,制成法兰;
C、用销钉将法兰与管体连接,制成谐振柱。
所述的金属棒材选自铝棒、钢棒、紫铜棒或黄铜棒。
步骤A所述的管体上端周边设有用于通过销钉与法兰连接的销孔。
步骤B所述的法兰内侧设有用于与管体连接的环边,环边上设有用于通过销钉与管体连接的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加工时间少、加工成本低等优点。而且不用模具等辅助设备、工序简单、易实现标准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谐振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谐振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谐振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法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管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谐振柱结构的加工方法,是以铝、钢、紫铜或黄铜棒为原料,制成下部带漏斗形连接件的管体;以铝、钢、紫铜或黄铜棒为原料,制成法兰;然后用销钉将法兰与管体连接,制成谐振柱。在管体上端周边设有用于通过销钉与法兰连接的销孔。在法兰内侧设有用于与管体连接的环边,环边上设有用于通过销钉与管体连接的销孔。销钉采用标准件。
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谐振柱的立体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管体1,上部法兰2,在管体下部设有一个用于插入沉头螺钉将谐振柱与谐振腔固定相连的漏斗形连接件3。法兰2与管体1通过销钉4连接成谐振柱。
图4是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法兰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该法兰2内侧设有用于与管体连接的环边21,环边上设有用于通过销钉与管体连接的销孔211。
图5是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管体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管体1下部设有一个用于插入沉头螺钉将谐振柱与谐振腔固定相连的漏斗形连接件3,在管体上端周边设有用于通过销钉与法兰连接的销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雷通光通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奥雷通光通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3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