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及制法和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5923.0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蒋兴宇;仰大勇;牛鑫;刘颖昳;宋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D04H3/10 | 分类号: | D04H3/10;D01D5/00;D01F6/06;D01F6/04;D01F6/18;D01F6/62;D01F6/64;G01N33/5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勇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静电 纺丝 薄膜 制法 生物 检测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制备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的方法,所述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包括高分子纺丝;所述的高分子纺丝为不溶于水的高分子静电纺丝,并且杂乱无章地交织在一起构成膜状物,所述的高分子静电纺丝的直径为50-1000nm,所述的薄膜厚度为5μm-1mm,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所述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配制用于静电纺丝的高分子溶液,根据所需要制备的纺丝参数调配高分子溶液浓度,同时进行磁力搅拌5-10小时,配制成透明、分散均匀的高分子溶液,将制备好的高分子溶液盛装在静电纺丝装置的喷丝管中进行电纺;
b).将经过步骤a)电纺得到的蓬松的电纺丝平整放置在平台上,在其上方施加100-1000Pa的压强,压制5小时,得到平整的静电纺丝薄膜;
c).将水缓慢滴加在步骤b)所得的静电纺丝薄膜上,充分浸润,然后将湿润静电纺丝薄膜晾干至无集聚水珠状态为止;
d).在步骤c)所得的静电纺丝薄膜上方施加100-1000Pa的压强,压制至少10小时,即得到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进行电纺的条件如下:将制备好的高分子溶液盛装在静电纺丝装置的喷丝管中,喷嘴与高压发生器的正极连接作为阳极,接收静电纺丝用的铝箔与高压发生器的负极连接作为阴极,喷嘴与铝箔的上表面的距离为5-30cm,施加电压为5-50kV,进行电纺,所电纺出的静电纺丝承接在所述铝箔上。
3.一种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的用途,所述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包括高分子纺丝;所述的高分子纺丝为不溶于水的高分子静电纺丝,并且杂乱无章地交织在一起构成膜状物,所述的高分子静电纺丝的直径为50-1000nm,所述的薄膜厚度为5μm-1mm,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作为蛋白质吸附的载体应用于生物检测中。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作为蛋白质吸附的载体应用于生物检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软刻蚀技术得到表面有管道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膜;将聚二甲基硅氧烷膜与玻片进行等离子处理,所述的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封闭在聚二甲基硅氧烷膜与玻片之间;向聚二甲基硅氧烷膜的管道中通入磷酸盐缓冲液润湿,再通入抗原蛋白溶液,孵育1小时,抽空溶液;
b)切下聚二甲基硅氧烷膜,取出吸附了抗原的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
c)在其垂直方向上重新封接一片表面有管道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膜,管道与步骤a)吸附所得到的蛋白条带的方向垂直,用磷酸盐缓冲液润湿以后,通入荧光抗体溶液,与抗原在暗处反应,孵化1小时,抽出溶液;
d)切下聚二甲基硅氧烷膜,取出吸附了抗原和抗体条带的高分子静电纺丝薄膜;
e)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强度,在管道的交叉处可以看出明显的方形荧光亮块,该方形荧光亮块表示带荧光的抗原抗体结合物,表示试样中有病毒存在,荧光强度对应病毒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59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