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辅助蒸汽驱开发深层稠油油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5978.1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荣;闫存章;刘尚奇;沈德煌;郭二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辅助 蒸汽 开发 深层 油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压蒸汽驱开采稠油的方法。是一种在油田蒸汽吞吐后,利用二氧化碳辅助蒸汽驱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和采油速度方法。
背景技术
在稠油油藏采油过程中,所使用的蒸汽驱采油技术是蒸汽吞吐采油的接替技术。如图1所表示的是常规的直井蒸汽驱反九点井网。常规蒸汽驱采用的是直井与直井组合的井网形式,由中心部位的注汽井1连续往井内注汽,通过周围相邻生产井2连续采出原油。国内外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表明,成功实现蒸汽驱采油应达到的指标是实际采收率接近油藏条件应有的采收率。要能达到该指标,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A、注蒸汽速率在1.6~1.8m3/d.ha.m之间;B、采注比在1.2~1.3之间;C、井底蒸汽干度大于40%;D、油藏压力小于5MPa。参阅:岳清山等著,《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技术》,P26,1998年9月,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我国稠油油田大约占60%地质储量的稠油油藏属于深层油藏,深层油藏埋深在900~1700m之间。对深层油藏实施蒸汽驱采油,难以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所以人们片面追求高速注汽来满足井底蒸汽干度大于40%。可是蒸汽前缘遇冷油凝结成水,降低了蒸汽加热油层的速度。因此,采用高速注汽方法,采注比难以达到要求,造成投入大产出小;如果想要满足采注比达到要求,采用低速注汽又难以实现井底干度40%的目标,无法将深层油藏井下的稠油采出来。这就是我国稠油油田采用蒸汽驱的技术现状。同时,稠油油田蒸汽驱初期,还存在一个较长的低产期。如图2所表示的是蒸汽驱采油速度曲线。蒸汽驱采油的低产期,平均为6~10个月,有的甚至大于1年,不利于采油速度的提高,这就是现有蒸汽驱采油方法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提高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采油效果,必须寻找一种适合我国稠油油藏的蒸汽驱采油方法,打破长期以来单一追求高速注蒸汽的惯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辅助蒸汽驱开发深层稠油油藏方法,利用二氧化碳能够溶解稠油,降低原油粘度的非凝析气体性质,实现埋深在900m~1700m的深层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后,进一步提高深层稠油油藏采收率的作业方法。不仅能有效弥补蒸汽驱要求的井底蒸汽干度大于40%的不足,而且又能缩短蒸汽驱初期阶段的低产期,提高采油速度。克服现有蒸汽驱低产期长的问题。解决深层稠油油藏传统单一注蒸汽干度难以满足汽驱要求,致使油汽比低、采收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二氧化碳辅助蒸汽驱开发深层稠油油藏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辅助直井与水平井组合的蒸汽驱开发深层稠油油藏,即采用直井注汽、新钻水平井采油的井网。利用水平井与油层接触面积大、泄油能力强的优势,保证实现汽驱过程中采注比在1.2~1.3之间。采取在直井注蒸汽的同时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蒸汽冷水当量地下体积比为8~10。在注入蒸汽和二氧化碳的同时,在新钻水平井连续采油。当二氧化碳总注入量为0.1~0.3PV时,停止注入二氧化碳,但继续注入蒸汽。在新钻水平井连续采油。
利用二氧化碳能够溶解稠油,降低原油粘度的非凝析气体性质,弥补蒸汽遇冷凝结成水的不利影响。二氧化碳在超越凝析水前缘,与冷油带相遇后,部分溶解,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并且使原油膨胀,提前激励冷凝水前缘原油的作用,形成非混相驱。这样,在油藏中二氧化碳辅助蒸汽驱的驱油过程为二氧化碳/蒸汽+蒸馏物+蒸汽冷凝带+二氧化碳降粘带+冷油区,如图4所示。由于二氧化碳提前的激励作用,增加了未被蒸汽加热的冷油带的流动性,从而提高了原油的采油速度,缩短纯蒸汽驱过程的低产期。
具体做法是:
A、选择适合二氧化碳辅助蒸汽驱的油藏
根据油田地质特征与开发现状,进行油田粗筛选。适合二氧化碳辅助蒸汽驱的油藏满足以下条件:油层较深在1300~1700m之间;剩余油饱和度>0.45,油层总厚度>10.0m,净总厚度比>0.5,平均油层孔隙度>0.20,渗透率变异系数<0.7。
B、选择实施井组
在适合二氧化碳辅助蒸汽驱的油藏内,确定实施井组。实施井组应满足:在已经实施过吞吐采油的直井之间能够新钻水平井。即已经实施过吞吐采油的直井与准备新钻水平井的平面距离在30~50m之间。
C、钻水平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59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最小时间延迟的反向播放的图像设备及其方法
- 下一篇:圆柱形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