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光散射薄膜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6034.6 | 申请日: | 200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邱勇;马玉涛;王立铎;吴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索尔泰克能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1/04 | 分类号: | H01L31/04;H01L31/0224;H01L31/18;H01L51/42;H01L51/44;H01L51/46;H01L51/48;H01G9/20;H01G9/04;H01G9/042;H01G9/048;H01M1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氧化 纳米 散射 薄膜 电极 染料 太阳能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光散射薄膜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光阳极、电解质溶液和对电极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阳极依次包括与导电基底紧密接触的第一层、与第一层接触的第二层,其中第一层是由粒径2~5nm TiO2微粒组成的致密TiO2薄膜层,第二层是由粒径5~60nm的TiO2小颗粒与直径6~11nm、长度90~450nm的纳米棒组成的纳米棒TiO2薄膜层,第一层的厚度为5~15nm,第二层的厚度为2~12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基底是带有透明电极的玻璃,透明电极选自氧化铟锡薄膜或掺氟SnO2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的厚度是6~9nm,第二层的厚度是4~8微米。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将钛前驱体溶液均匀涂敷在清洗干净的导电基底上,于100~300℃下加热5~15分钟,在导电基底上制备第一层致密TiO2薄膜层,所述的钛前驱体溶液是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7%的钛酸四异丙酯石油醚溶液、钛酸四丁酯石油醚溶液、钛酸四异丙酯正丁醚溶液、钛酸四丁酯正丁醚溶液、钛酸四异丙酯环己烷溶液或钛酸四丁酯环己烷溶液;
(2)先采用超声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然后将TiO2纳米管在500~550℃加热0.5~2h,得到直径为6~11nm、长度为90~450nm、晶型为单晶锐钛矿型的TiO2纳米棒,制备过程中,超声功率为200~400W,超声处理时间为0.5~3h,水热温度为110~130℃,水热时间为24~48h;
(3)将步骤(2)中制备的TiO2纳米棒与TiO2小颗粒按重量百分比为4~30%比例混合后制成TiO2浆料,其中TiO2小颗粒胶体中TiO2小颗粒的粒径是5~60nm,胶体中TiO2的固含量为7~25%;
(4)将步骤(3)制备的TiO2浆料均匀涂敷在步骤(1)制备得到的第一层致密TiO2薄膜层上面,在450℃热处理30min,获得第二层纳米棒TiO2薄膜层;
(5)重复步骤(4)1次或多次,使第二层纳米棒TiO2薄膜层厚度达到2~12微米,制得二氧化钛纳米棒光散射薄膜电极;
(6)将步骤(5)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棒光散射薄膜电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制得染料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棒光散射薄膜电极;
(7)将步骤(6)中制得的染料敏化二氧化钛纳米棒光散射薄膜电极与电解质和对电极组装成太阳能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的染料溶液为5×10-4M 4,4’-二羧酸联吡啶钌的乙醇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的电解质为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对电极为热分解镀铂对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TiO2浆料中TiO2纳米棒与TiO2小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索尔泰克能源技术研究所,未经清华大学;北京索尔泰克能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60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车辆测速抓拍装置
- 下一篇:小规格钛铜复合棒的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