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HICH信道的解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6245.X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1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7 | 分类号: | H04B1/707;H04B7/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10008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ich 信道 解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在TD-SCDMA系统中的E-HICH信道的解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移动网络中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第三代合作标准组织(3GPP)在版本6(Release 6)中引入了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技术。Release 6中引入的HSUPA是继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之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在无线部分的又一重大改进。
在HSUPA技术中,在下行方向,为了支持基站调度,增加了增强上行绝对接入允许信道(E-AGCH)来传输基站调度信息,以及增强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应答指示信道(E-HICH)来支持HARQ过程的传输应答信息(ACK/NACK)。增强专用信道(E-DCH)的传输资源由节点B(Node B)通过E-AGCH分配,随后通过E-HICH返回传输应答信息,这种时序关系是确定的。
E-HICH信道上传输的应答信息(ACK/NACK)与E-DCH上传输使用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E-HICH信道的编解码方法的流程图,E-HICH信道的编解码过程简要描述如下:
传输应答信息(ACK/NACK)被映射为1/0后,经过扩展码进行编码,其中,扩展码的长度为80比特,由20阶和4阶的哈达码矩阵的克罗内克张量积生成,扩展码码字之间正交,总数为80,扩展码的选择根据该用户当前分配使用第一个时隙,以及该时隙的第一个码字的编号和该码字使用的扩频因子来确定;编码之后的序列经过加扰、物理信道映射、扩频、突发成形等功能单元后,通过无线信道传输到终端。终端对E-HICH信道进行联合检测,输出相应的软比特序列;然后对联合检测输出的软比特序列进行物理信道解映射、解扰;解扰输出的信号仍然为软比特序列,将所述软比特序列输出到E-HICH信道检测单元,由E-HICH信道检测单元进行解码,将传输应答信息判决为ACK或者NACK后输出。
3GPP虽然规定了传输应答信息的发送流程,而终端如何对E-HICH信道进行解码,标准中未做规定,现有技术中也没有提供针对E-HICH信道的有效解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E-HICH信道的解码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E-HICH信道的解码方法,包括步骤:
A、获取E-HICH信道发送传输应答信息使用的扩展码码字序列;
B、对所述扩展码码字序列进行软比特映射,得到本地扩展码码字软比特序列;
C、对本地扩展码码字软比特序列与从E-HICH信道检测到的软比特序列进行匹配滤波计算或者软比特距离计算;
D、根据匹配滤波计算结果或者软比特距离计算结果,对传输应答信息进行判决。
较佳地,步骤A具体包括:从E-AGCH信道检测E-HICH信道发送传输应答信息使用的扩展码码字序列索引;根据所述索引查表得到对应的扩展码码字序列。
较佳地,步骤B中,所述进行软比特映射使用的量化比特数与对E-HICH信道进行联合检测使用的量化比特数相同。
较佳地,步骤C中,所述进行软比特距离计算包括:分别计算从E-HICH信道检测到的软比特序列与本地扩展码码字软比特序列的正序列和反序列的距离,得到正序列距离和反序列距离;步骤D中,所述根据软比特距离计算结果对传输应答信息进行判决包括:对所述正序列距离和反序列距离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传输应答信息判决为ACK或者NACK。
较佳地,步骤D之前还包括:设置一判决门限;步骤D中,所述根据匹配滤波计算结果对传输应答消息进行判决具体包括:对所述匹配滤波计算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对所述归一化处理结果与所述判决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传输应答信息判决为ACK或者NACK。
较佳地,所述判决门限设置为固定值。
较佳地,根据ACK和NACK的误检概率门限以及噪声和干扰动态设置判决门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62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