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层状梯度变化的二元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6550.9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焦立波;田刚;马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4/08 | 分类号: | C23C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层状 梯度 变化 二元 金属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层状梯度变化的二元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研究和制备新型的复合材料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梯度复合材料是指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呈现梯度变化,这种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可以满足在单一材料器件内部的不同部位实现不同功能的需要,从而优化器件的整体性能。
目前制备梯度复合材料的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法(PVD)、共沉降法、粉末冶金法、离心铸造法、轧制复合法等。这些制备技术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梯度材料的发展,但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物理气相沉积法可以方便的制备多层物质的沉积膜,但这种方法仅能得到薄的沉积膜,而且沉积速度比较慢;共沉降法是通过控制和调整每种粉末单位时间内沉降量的变化,进而获得组分连续的梯度沉积体,这种方法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散剂以满足材料的沉降需求,且制备效率较低;轧制复合法是使金属板在轧机强大压力作用下,在两层金属的待复合表面发生塑性变形,使表面金属层破裂产生洁净而活化的金属层在强大压力作用下实现平面状的冶金结合,但有时需要特大功率的轧机才能满足复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层状梯度变化的二元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利用了粉末在载气流(氦气)中加速行为的差异,通过调节不同的喷涂工艺参数,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层状结构,且在单层中成分呈连续梯度变化。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层状梯度变化的二元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下列制备步骤:
第一步:配制原材料
利用分级筛筛选A粉体、B粉体,获得A粉体、B粉体具有10~40μm的粒径差异;然后将A粉体、B粉体进行机械混合均匀后,在50~85℃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0~120min后制得原材料;
第二步:喷涂制层状梯度变化的二元金属基复合材料
将第一步获得的原材料放入喷涂设备的送粉器2中,调节喷涂工艺参数,在18~25℃室温下制得具有层状梯度变化的二元金属基复合材料;
喷涂工艺参数为:喷枪1的工作温度为50~250℃,喷枪1的工作压力为0.3~0.8MPa,喷枪1的移动速度为25~50mm/s,喷枪1的出射口与基板4的距离h为5~20mm;送粉器2的送粉量为7~15g/min。
所述A粉体与B粉体的密度之比为1∶1.5~4。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优点:(1)可以一次性制备出具有层状结构分布的复合材料;(2)复合材料的单层(第一复合层7)中的A粉体、B粉体,由于密度和粒度不同,使得A粉先沉积在基板上,B粉成分含量呈连续梯度变化沉积A粉上;(3)喷涂生产工艺操作简单、操作可控,复合材料制备效率高;(4)本发明制备出的层状梯度复合材料的厚度可以通过控制喷涂层数来改变。
附图说明
图1是喷涂工艺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有层状梯度变化的Al-Fe复合材料截面金相照片。
图4是具有层状梯度变化的Al-Ti复合材料截面金相照片。
图中:1.喷枪 2.送粉器 3.原材料 4.基板5.富铝层 6.富B材层 7.第一复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有层状梯度变化的二元金属基复合材料与基板4接触的是富铝层5(即富A材层),富铝层上是富B材层6,富铝层5与富B材层6组成第一复合层7。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层状梯度变化的二元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下列制备步骤:
第一步:配制原材料
利用分级筛筛选A粉体、B粉体,获得A粉体、B粉体具有10~40μm的粒径差异;然后将A粉体、B粉体进行机械混合均匀后,在50~85℃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0~120min后制得原材料;
第二步:喷涂制层状梯度变化的二元金属基复合材料
将第一步获得的原材料放入喷涂设备的送粉器2中,调节喷涂工艺参数,在18~25℃室温下制得具有层状梯度变化的二元金属基复合材料;
喷涂工艺参数为:喷枪1的工作温度为50~250℃,喷枪1的工作压力为0.3~0.8MPa,喷枪1的移动速度为25~50mm/s,喷枪1的出射口与基板4的距离h为5~20mm;送粉器2的送粉量为7~15g/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65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