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停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6979.8 | 申请日: | 200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华 |
主分类号: | E04H6/06 | 分类号: | E04H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1007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放置车辆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升降可移动的停车装置,属于停存车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车辆的数量呈大幅增长趋势,特别是当轿车进入家庭使人们拥有私家车由梦想成为现实时,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停车越来越困难。
较早的停车场一般是在空旷地上围地而建,然后在空地内划上若干个停车位,以方便于车辆进入停放,随着现在用地的减少,特别是在大、中城市,难以使用大场地的停车场,现在的停车场大多是建立在建筑物的地下而形成地下停车场或是在楼前屋后的路边临时划出停车位。然而,其车位却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的停车要求。而原有的市政建设和居住环境的建设,由于各种因素,对停车问题考虑较少,因此目前不论是工作地或是居住地的停车已变成一个突出的问题。原有的场地停车由于我国持有的土地资源有限,不可能过分增加,而立体停车库这种设备因规模较大、施工难度大、造价高,因而不易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停车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容易实现等优点,有效解决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停车装置,包括:
停车板,用于放置车辆;
支架,为可折叠式结构,其上部与停车板连接,下部设置有移动装置;
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支架使所述停车板升降或移动。
所述停车板呈矩形,所述支架为至少二个,分别沿停车板的长边设置,使所述停车板能够沿停车板长边方向移动,所述支架包括通过铰轴连接的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设置移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停车板长边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移动连接在所述停车板长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停车装置,包括:
停车板,用于放置车辆;
支架,为可折叠式结构,其上部与所述停车板连接,下部设置有移动装置;
驱动装置,所述支架与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架使所述停车板升降或移动;
所述停车板呈矩形,所述支架为至少二个,分别沿停车板的长边设置,使所述停车板能够沿停车板长边方向移动;所述支架包括通过铰轴连接的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设置移动装置,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和第二连杆的上端分别移动连接在所述停车板长边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和第二连杆的上端之间设置使二者相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停车装置,包括:
停车板,用于放置车辆;
支架,为可折叠式结构,其上部与所述停车板连接,下部设置有移动装置;
驱动装置,所述支架与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架使所述停车板升降或移动;
所述停车板呈矩形,所述支架为至少二个,分别沿停车板的短边设置,使所述停车板能够沿停车板短边方向移动;所述支架包括二个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二个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杆,二个第一连杆分别通过二个铰轴与二个第二连杆铰接,其中位于下部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设置移动装置,位于上部的第一连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停车板短边的一端,位于上部的第二连杆的上端移动连接在所述停车板短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停车装置,包括:
停车板,用于放置车辆;
支架,为可折叠式结构,其上部与所述停车板连接,下部设置有移动装置;
驱动装置,所述支架与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架使所述停车板升降或移动;
所述停车板呈矩形,所述支架为至少二个,分别沿停车板的短边设置,使所述停车板能够沿停车板短边方向移动;所述支架包括二个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二个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杆,二个第一连杆分别通过二个铰轴与二个第二连杆铰接,其中位于下部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设置移动装置,位于上部的第一连杆的上端和位于上部的第二连杆的上端之间设置使二者相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为滚轮或滑块;所述滚轮或滑块设置在一使所述滚轮滚动或使所述滑块滑动且固定在地面的导轨上。
本发明通过在停车板下部设置支架及驱动装置,以及设置支架的形状,可以解决停车位不足的现状,同时驱动装置能够使支架升降并能够带动停车板移动,实现了停在停车板上的车辆随时可以离开。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容易实现。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未经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6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序列组装中构建图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绿化苗木种植基质多功能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