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监管方法、系统和宽带接入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7087.X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9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房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56;H04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监管 方法 系统 宽带接入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量监管方法、系统和宽带接入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家庭中往往会拥有多台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这些PC同时上线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目前,运营商通过为一户提供接入多台PC业务吸引更多的客户,通常采用如下技术实现一户中多台PC同时上线:
1)允许一个账号接入多个用户,即多台PC可以通过同一个账号上线。其中,账号是用户接入某种服务的凭证,通过这个凭证,用户可以享受相应的服务。
目前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的管理都是基于用户的,每个用户都有各自独立的令牌桶,如果多用户通过一个账号上线,则他们得到的带宽及服务质量相同,互相之间没有任何影响,这种方式给运营商带来较大的损失,通常运营商都不愿意采用这种方式。
2)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VLAN(Virtual 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PVC(PrivateVirtual Channel,专用虚信道),限制每个VLAN/PVC可以登录的用户数,通过对VLAN的监管对用户的带宽进行监管。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通过这种方式,运营商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一种方式下带来的损失,但这种方式增大了运营商的运营维护成本,因为这种方式将原本直接对用户账号管理转向于对VLAN/PVC的管理,而对VLAN/PVC的管理主要通过对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静态配置实现的,用户需求的变更会导致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的配置更改,当有大量用户时,给维护工程师带来很大的维护压力;并且这种方式将用户的账号与地点绑定了,不适用于移动用户。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地管理用户使用网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监管方法、系统和宽带接入服务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监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现用户登录,检查所述用户使用的账号是否有其他用户登录;
如果没有,根据验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下发的流量监管策略为所述用户生成流量监管实例;
如果有,所述用户与所述其他用户共享所述账号的流量监管实例;
通过所述流量监管实例对所述用户进行流量监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宽带接入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检查模块,用于发现用户登录后,检查所述用户使用的账号是否有其他用户登录;
配置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查模块的检查结果是所述账号没有其他用户登录时,根据验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下发的流量监管策略为所述用户生成流量监管实例;当所述检查模块的检查结果是所述账号有其他用户登录时,所述用户与所述其他用户共享所述账号的流量监管实例;
监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模块中的流量监管实例对所述用户进行流量监管。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流量监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验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用于下发用户使用的账号对应的流量监管策略;
宽带接入服务器,用于发现所述用户登录后,检查所述用户使用的账号是否有其他用户登录,如果没有,根据所述验证、授权和计费服务器下发的流量监管策略生成流量监管实例;如果有,所述用户与所述其他用户共享所述账号的流量监管实例,通过所述流量监管实例对所述用户进行流量监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账号进行流量监管,减轻了运营商的维护成本,同时,这种方式不限制用户的物理位置,能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维护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流量监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流量监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流量监管方法的网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宽带接入服务器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流量监管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针对账号对流量进行监管,减轻了运营商的维护成本,同时,这种方式不限制用户的物理位置,能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维护比较方便。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电石运输软包装袋
- 下一篇: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