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7686.1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2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M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诊断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类设备的故障诊断成为保障设备顺利进行通信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的故障诊断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方法进行诊断。
人工方法诊断过程中,通过将故障的产生原因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文字形式进行描述,再根据文字描述进行故障处理。具体地,在故障诊断时需要利用人工方法对故障进行检测,将设备的故障相关内容作记录,形成文字形式的故障报告;然后再由人工根据形成的故障报告对故障进行相关处理。因此现有的人工故障诊断方法对负责故障诊断的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而且故障源的定位需要工作人员人工进行判定,所以故障诊断效率低,误诊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故障诊断效率低的缺陷,基于脚本语言实现故障诊断的流程化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包括:
获取配置文件中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节点的下层节点编码信息;
获取所述下层节点编码信息所对应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进行故障修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配置文件中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根据所述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节点的下层节点编码信息;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得到的所述节点的下层节点编码信息,选择所述节点的下层节点;
故障修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层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进行故障修复。
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将一个对系统影响较大的系统级故障逐步分解为某一具体的功能模块的模块级故障,使故障诊断流程化,逐步降低故障处理难度;并基于脚本函数对节点进行处理,最终确定产生原因的节点,并按照故障产生原因节点的节点信息进行故障处理,提高诊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故障诊断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故障诊断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故障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故障诊断方法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故障诊断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获取配置文件中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的故障诊断方法过程中包括所有处理阶段,将每个处理阶段固化为一个节点,即用各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描述各个处理阶段,各节点形成故障诊断树,通过依序执行各节点,使得整个故障诊断过程流程化。各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通过配置文件进行描述,所述节点配置信息包括节点的编码、节点类型、下层节点的编码、诊断条件输入、下层节点跳转条件、脚本函数名和帮助文件的文件名等。通过解析工具解析配置文件,并且对故障诊断树的节点类型进行判断,以确保故障诊断流程的正确运行。所述配置文件可以为ini、xml、dat等文件格式,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局限于这些格式;所述配置文件中内容的格式应为确定的,且与系统中配置文件的解析工具相匹配。
步骤101,根据所述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所述节点的下层节点编码信息;
根据配置文件中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具体为首先解析配置文件,得到该节点的节点配置信息,根据节点配置信息中的节点类型判断该节点是自动诊断节点还是人工诊断节点,若是自动诊断节点则程序自动获取执行该节点对应的脚本函数所需的参数并执行脚本函数,返回脚本函数的“是”或“否”的执行结果;若是人工诊断节点则需要人为辅助执行该节点,执行节点后同样也返回“是”或“否”的执行结果。其中返回的“是”或“否”的执行结果并不是一个定式,这需要根据脚本函数或人工判决中具体的现场条件进行判定,如节点为自动诊断节点,则脚本函数会从设备取出设备信息,并根据脚本函数的判决方法,判断当前的设备信息是否符合返回“是”或“否”的条件,因此函数中的判决条件是固定的,但是设备信息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返回结果。人工辅助执行则直接根据人工输入的信息产生对应的“是”或“否”的执行结果,人工输入的信息不同,返回的执行结果也就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部件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显示装置和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