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私有网络路由本地交叉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7737.0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倪辉;曾晴;王苌;宋宝华;陈双龙;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私有 网络 路由 本地 交叉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私有网络路由本地交叉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BGP/MPLS IP VPN是提供商的VPN(虚拟私有网络)解决方案中一种基于PE(Provide Edge,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的Level3 VPN(三层虚拟私有网络)技术,它使用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路由协议)在服务提供商的骨干网上发布VPN路由;使用MPLS(Multi-Protocol Label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在服务提供商的骨干网上转发用户的VPN流量。由于BGP/MPLS IP VPN的组网方式灵活、可扩展性好,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如图1所示为BGP/MPLS IP VPN组网模型的示意图,图中包括:
CE(Customer Edge,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它有接口直接与服务提供商网络(Service Provider′s Backbone)相连,这里所述的CE可以是路由器或交换机,也可以是一台主机;PE(Provider Edge,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它是服务提供商网络的边缘设备,与CE直接相连。在MPLS的网络中,对VPN的所有处理都发生在PE上;
P(Provider,服务提供商骨干设备):它是服务提供商网络的骨干设备,与PE直接相连,但不与CE直接相连。所述的P设备只需要具备基本的MPLS转发能力,而不维护VPN信息。
在以上的组网模型中,还可以看到:CE组成了各个不同的site(站点),这里所述的site是指相互之间具备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连通性的一组IP系统,并且这组IP系统的IP连通性不需通过服务提供商网络来实现;site的划分是根据设备的拓扑关系,而不是地理位置,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一个site中的设备地理位置上是相邻的;另外,同一个site可以包含多个CE,但一个CE只属于一个site,且所述的site通过CE连接到服务提供商网络上。
对于多个连接到同一个服务提供商网络的site来说,通过制定相应的策略,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集合(set),只有属于相同集合的sites之间才能通过服务提供商网络进行互访,这里划分出的不同的集合就是VPN,如图1中所示的VPN1和VPN2,同一个site中的设备可以属于多个VPN,也就是说,一个site可以属于多个VPN。
在上述组网模型下,要实现对直接相连site的VPN成员关系和路由处理的控制,还需要引入VPN Target属性的概念,这里VPN Target属性也称为RouteTarget属性,即路由目标属性。所述的VPN Target属性包括以下两种:
1)Export Target属性,也称为Export-Route Target属性(输出路由目标属性,简称为ERT)。当本地PE在把从与自己直接相连的site上学到的VPN路由发布给其它的PE之前,需要为这些路由设置ERT属性,并将其作为扩展团体属性随路由一起发布;
2)Import Target属性,也称为Import-Route Target属性(输入路由目标属性,简称为IRT)。当PE收到其它PE发布的VPN路由时,检查其携带的ERT属性,只有当此ERT属性与PE上某个VPN实例的IRT属性相匹配时,才会把相关路由加入安装到相应的VPN路由表中。
由此可知,VPN Target属性定义了一条VPN路由可以被哪些Site所接收,同时PE可以接收哪些Site发送来的路由;而两个Site是否连通,是由源site的ERT和目的site的IRT是否匹配,也就是是否存在交集来决定的。另外,从实现层面上来说,就是要将Site 1路由表中参加转发的最佳路由安装到与之有本地交叉关系的Site n中,这个就称为VPN路由本地交叉处理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2P网络中实现NAT穿越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叠加网络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