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7897.5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9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民;王梅正;朱斌;汝迎春;舒兴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90 | 分类号: | B01J29/90;B01J29/89;B01J38/62;B01J38/5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再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氧 化反应的失活的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1983年意大利科学家Taramasso等发现了具有MFI结构的钛硅分子筛,其 在催化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此后,钛硅分子筛广泛地应用于采 用过氧化氢与有机物直接氧化的反应,如芳烃、烯烃、醇类、含氮化合物以及 含羰基化合物的氨肟化反应。然而,通常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催化剂催化性能会 变差,催化剂出现失活现象。导致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合成分子筛过 程中引入的杂质或反应副产物聚集在催化剂微孔内堵孔等。
EP 0100119公开了一种采用含钛分子筛丙烯环氧化以制备环氧丙烷的方 法。在反应过程中,钛硅分子筛很容易失活,该方法提出了两种再生过程,一 种是采用550℃高温焙烧,另一种是采用甲醇或反应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洗涤。 两种再生过程各有不足之处,第一种再生在高温焙烧前催化剂首先需经过干燥, 高温焙烧后接着进行冷却,需消耗大量能量和占用设备;第二种再生方法溶剂 洗涤需要时间比较长,且效果并不理想。
USP 5620935公开了一种采用过氧化氢水溶液进行洗涤再生的方法,该方 法采用过氧化氢溶液浓度1~45wt%、洗涤温度40~120℃的再生条件,优选再 生温度100℃以上时,可以达到较好的再生效果,具有快速、简单的特点。但 此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温下过氧化氢极易分解,导致过氧化氢利用效率 大大降低。同时,该方法同样需消耗大量能量。
USP 6878836 B2公开的采用甲醇高温洗涤再生的方法,是以100℃以上的 洗涤温度对失活剂进行甲醇洗涤,再生剂可长时间使用,并且再生剂的选择性 大大提高。通过提高反应温度而保持反应压力不变,可获得恒定的过氧化氢转 化率和产品的选择性。采用该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能耗较高,同时再生效果 并不理想。
CN 1461671A公开了一种含钛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是在pH≤3的酸性溶剂中 处理失活催化剂,所说的酸性溶液为无机酸与与过氧化氢的混合液,混合液中 过氧化氢的浓度0~10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针对催化氧化 反应中失活的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催化氧化反应中 失活的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用一种混合溶液40~120℃下处理的步骤,所说的混 合溶液为过氧化氢水溶液与分子结构式为H(CH2)nCOOH的有机酸化合物的混合 物,其中,n取值范围为0~3,过氧化氢与有机酸化合物的质量配比为1~8∶ 1。
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还包括首先将失活后的钛硅分子筛催化剂从催化 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经有机溶剂、优选甲醇进行洗涤的步骤。该步骤洗涤 温度通常选择等于或稍高于有机溶剂的沸点,洗涤过程最好在容器内密闭自生 压力下进行,洗涤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2小时。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还可以 包括在有机溶剂洗涤结束后,最好接着用水洗涤的步骤,洗涤时间不超过30 分钟。
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方法,逐步经有机溶剂洗涤,再经过或不经过水洗涤后, 采用过氧化氢水溶液与分子结构式为H(CH2)nCOOH的有机酸化合物的混合溶液 处理。其中,所说的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过氧化氢浓度在0.01~70wt%,优选10~ 45wt%。所说的有机酸化合物可以是其中一种或多种酸的混合物,优选的有机酸 化合物为甲酸。混合溶液中过氧化氢与有机酸性化合物的质量配比优选2~4∶ 1。
当用过氧化氢水溶液与有机酸化合物的混合溶液处理时,催化剂和混合溶 液的质量配比可选择的范围优选为1∶5到1∶50,更优选1∶10到1∶20,控 制温度为40~120℃、优选60~100℃,更优选80~90℃。处理过程优选将混 合溶液以连续或不连续的缓慢滴加方式进行,这可保证溶液浓度保持恒定,也 减少了过氧化氢的分解,同时避免了混合溶液在高温下发生爆炸的危险,当然, 处理过程也可以采用混合浸泡的方式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8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