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唇音同步的测试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7946.5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苏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60 | 分类号: | H04N7/60;H04N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唇音 同步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唇音同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唇音同步的测试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媒体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VCD、DVD、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均涉及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数据中融合了声音及图像信号,它们之间有着严格的同步关系。然而,由于声音和图像信号的编码技术不同,一般需分别进行传输,传输时采用同步技术使之保持同步。以下简述其传输过程:
当音频和视频数据包离开发送端时,音频数据包与对应的视频数据包相配成对。但是,在通过IP路由器时,各种队列算法会对音频数据包和视频数据包进行不同的处理。这将打乱音频数据包与相应的视频数据包的对应关系,这就造成了唇音的失步。路由器越是拥塞,失步现象越严重。
为了保证唇音同步,目前使用数据包中的实时传送协议(RTP,Real-timeTransport Protocol)时间邮戳信息来纠正这一问题。利用RTP时间邮戳,接收终端能够确定哪一音频数据包与哪一视频数据包相配对。进一步重新对齐相应的数据包将保证唇音的同步。即使采用了上述的同步技术,由于处理终端和传输信道等因素,仍会造成唇音不同步现象。唇音同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用户对通讯设备的主观感受,对系统进行唇音同步的测试也就变得非常重要。
目前的唇音同步测试方法通常为:在收发两个终端处,各站一个测试者A和B,其中,测试者A负责测试信号的输入,测试者B负责观察测试结果。测试者A将手放在测试镜头前,让测试者B能够看到A的手;接着,测试者A从一到十报数,报数同时用手指示意,测试者B在远端观察唇音同步效果,并进行记录。
虽然前述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对测试者的专业技能也要求不高,但存在以下缺点:
测试结果受测试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太大,无法量化测试结果,即使同一个测试者在同产品不同测试中也缺乏一致性,这非常不利于产品的改进,也不能实现准确的唇音同步测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唇音同步的测试方法与装置,能保证唇音同步测试结果准确,进而利于所测试系统的改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唇音同步的测试方法,标准信号源中的声音及图像同步,图像中含有可显示的时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收到声音测试结束提示时启动抓图指令,对当前测试图像进行抓图;
B、根据所抓图像中的时钟信息确定图像与声音之间的传输延迟量。
其中,所述时钟的循环周期为标准信号源中循环信号持续时间。
其中,步骤B中确定图像与声音之间的传输延迟量,具体为:
若所抓图像中的时钟指示值接近时钟循环周期,则图像延迟于声音,传输延迟量为时钟循环周期与时钟指示值之差值;
若所抓图像中的时钟指示值为零或远小于时钟循环周期,则声音延迟于图像,传输延迟量为图像中的时钟指示值。
其中,步骤B之后还包括:
重复步骤A、步骤B,对所确定的传输延迟求均值,以均值作为测试所得的传输延迟量。
一种唇音同步的测试装置,标准信号源中的声音及图像同步,图像中含有可显示的时钟,该装置包括:
抓图单元,用于在收到声音测试结束提示时被启动,对当前测试图像进行抓图;以及
传输延迟量确定单元,根据所述抓图单元所抓图像中的时钟信息确定图像与声音之间的传输延迟量。
其中,所述时钟的循环周期为标准信号源中循环信号持续时间。
其中,所述传输延迟量确定单元包括:
时钟指示值判断模块,用于在确定所抓图像中的时钟指示值接近时钟循环周期时触发第一传输延迟量确定模块,在时钟指示值为零或远小于时钟循环周期时触发第二传输延迟量确定模块;
第一传输延迟量确定模块,用于将时钟循环周期与时钟指示值之差值确定为传输延迟量,且图像延迟于声音;以及
第二传输延迟量确定模块,用于将时钟指示值确定为传输延迟量,且声音延迟于图像。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传输延迟量均值确定单元,用于重复触发所述抓图单元、传输延迟量确定单元,对所述传输延迟量确定单元所确定的传输延迟求均值,以均值作为测试所得的传输延迟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