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式差分模数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8119.8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0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喜信;孙金铎;吴亚东;白书俊;彭春干;曹健;刘越;张兴;于敦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M1/12 | 分类号: | H03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260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式差分模数 转换器 | ||
1.一种管道式差分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残差值产生电路的电路连接关系为:
差分输入正端分别经过开关MOS管1与电容C1的上底板连接,经过开关MOS管2与电容C2的上底板连接;
所述电容C1和C2的下底板与一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
数模转换器结果正端与所述电容C2的上底板连接;
所述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的负输出端通过开关MOS管3和所述电容C1的上底板连接;
共模输入端通过开关MOS管4与所述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连接;
所述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的负输出端通过开关MOS管5与所述共模输入端连接;
所述开关MOS管1、开关MOS管2、开关MOS管5的栅极与PHI_1信号线连接;所述开关MOS管3的栅极与PHI_2信号线连接;所述开关MOS管4的栅极与PHI_1P信号线连接;
差分输入负端分别经过开关MOS管1’与电容C1’的上底板连接,经过开关MOS管2’与电容C2’的上底板连接;
所述电容C1’和C2’的下底板与所述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
数摸转换器结果负端与所述电容C2’的上底板连接;
所述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的正输出端通过开关MOS管3’和所述电容C1’的上底板连接;
所述共模输入端通过开关MOS管4’与所述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差分运算跨导放大器的正输出端通过开关MOS管5’与所述共模输入端连接;
所述开关MOS管1’、开关MOS管2’、开关MOS管5’的栅极与PHI_1信号线连接;所述开关MOS管3’的栅极与PHI_2信号线连接;开关MOS管4’的栅极与PHI_1P信号线连接;所有所述连接为信号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MOS管为NMOS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C2、C1’、C2’的电容值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输入端的共模值为差分输入的中间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分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值为固定的输入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未经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1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