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孔封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8264.6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喻火明;易军;张海威;王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5/00 | 分类号: | F16L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孔封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孔封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封盖设置在管道容易堵塞的管段上的手孔且便于打开的手孔封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输送介质,尤其是容易发生堵塞的介质(例如灰渣等)的管道上,特别是在容易发生局部堵塞的管段上,通常设置有手孔,手孔通常用于清理堵塞在管道内的介质。手孔平时由盖板封闭,当需要清理管道内堵塞的介质时,打开盖板,以便疏通管道。
传统上,手孔的盖板通过法兰与管道连接,具体而言,在管道上的手孔处焊接有法兰,例如在管道的手孔处焊接一小段延伸管,在延伸管的末端焊接带有孔的法兰盘,在盖板上也设置有相应的孔,利用螺栓和螺母将直管的法兰盘与封盖相连,另外,盖板和法兰盘之间通常设置密封垫。
然而,螺栓和螺母以及法兰盘上的孔的数目通常较多,当管道疏通需要打开手孔盖板时,所有的螺栓、螺母和垫片必须都分开,以便盖板和法兰盘完全脱离,在现场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遗失部分部件,从而给维护带来难度。
另外,盖板和法兰盘之间的密封垫也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孔,因此加工复杂,而且,在打开盖板疏通管道后再将盖板连接到法兰盘上时,原来的密封垫通常无法再用,另外密封垫也容易与盖板或法兰盘脱离,因此需要更换新的密封垫,从而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维护简单的手孔封盖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孔封盖装置包括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固定在手孔的一侧;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固定在手孔的另一侧且与第一托架相对;封盖,所述封盖用于盖住和密封手孔,所述封盖包括:盖板,卡环,所述卡环固定在盖板的下表面上且卡环的内径大于手孔的直径,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在卡环内且密封垫的外径大于手孔的直径;压紧部件,所述压紧部件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一托架上以便压紧部件能够在压紧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在压紧位置所述压紧部件将封盖压紧到手孔上而在释放位置所述压紧部件释放封盖;和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在第二托架上以便所述锁定部件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在锁定位置所述锁定部件能够锁定处于压紧位置的压紧部件而在解锁位置所述锁定部件解除对压紧部件的锁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孔封盖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卡环从固定在盖板下表面上的上端朝着其远离盖板的下端逐渐变细以便卡住密封垫防止密封垫脱落。
所述封盖进一步包括塞环,所述塞环固定在盖板的下表面上且其外径小于卡环的内径,其中所述密封垫位于塞环和卡环之间;底封板,所述底封板封住塞环的下端以便所述底封板、塞环和盖板形成一空腔;和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填充在所述空腔内。
所述封盖进一步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盖板和底封板上。
所述封盖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盖板上表面上的凸耳。
所述压紧部件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在远离第一托架的一端形成有朝着其另一端延伸的卡槽;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固定在压板的下表面上且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托架上以便所述压板能够相对于第一托架在所述压紧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枢转;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固定在压板的下表面上且用于与凸耳可拆卸地连接以便将封盖与压紧部件相连接。
所述压紧部件进一步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在压板的下表面上用于加强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以及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与压板的连接强度。
所述压紧部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压板上表面上的把手。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的下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托架上以便锁定杆能够在所述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动,所述锁定杆的上端部形成有预定长度的螺纹且在锁定位置所述锁定杆配合在所述压板的卡槽内;压环,所述压环可滑动地套在所述锁定杆上;和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配合在锁定杆的上端,用于通过压环压住处于压紧位置的压板由此锁定压板。
所述第一套管通过螺栓或销轴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托架上,所述第二套管通过螺栓或销轴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凸耳上,且所述锁定杆的下端通过螺栓或销轴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托架上。
所述锁定杆的上末端形成有止挡凸块,用于防止紧固螺母脱离锁定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2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