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8577.1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6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詹福康;薛进春;占玉萍;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颖新泰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6 | 分类号: | A01N47/36;A01P13/00;A01N39/02;A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庆敏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草剂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除草剂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有三氟啶磺隆、嘧草硫醚、芳氧苯氧丙酸酯和/或环己烯酮类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三氟啶磺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成酶(ASL)抑制剂,能迅速被叶和根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转移到分生组织,在敏感作物体内能抑制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而阻止细胞分裂,使敏感作物停止生长,在受药后1~3周内死亡,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主要用来防治棉田中的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嘧草硫醚是一种内吸性芽后除草剂,有效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大多数阔叶杂草,对目前比较难防杂草如牵牛、苍耳、苘麻、刺黄花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这两种除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强,但对禾本科杂草效果稍差。
脂类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份。芳氧苯氧丙酸类、环己烯酮类除草剂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和链的伸长,它们的靶标酶均是乙酰辅酶A羧化酶。常称作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均以茎叶处理为主,表现出很强的茎叶吸收活性;多用于阔叶作物田,少数品种可用于水稻和高梁田;用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均具有输导性;具有同分异构体(R体、S体),R体为活性体;对哺乳类动物低毒;多数品种环境降解较快。
环己烯酮类对双子叶作物安全,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使用时期幅度较宽,从杂草出苗至分蘖喷药均有效;在土壤中易分解,故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属于输导型茎叶处理剂;是低毒除草剂。
因此,芳氧苯氧丙酸酯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好,但对阔叶杂草效果稍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含有三氟啶磺隆、嘧草硫醚、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和/或环己烯酮类的除草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可扩大三氟啶磺隆和嘧草硫醚的杀草谱,提高三氟啶磺隆和嘧草硫醚对棉花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三氟啶磺隆、嘧草硫醚与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和/或环己烯酮类除草剂混配使用,具有非常明显的增效作用,对农作物杂草的防治效果有显著性提高,并且能扩大杀草谱。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除草剂组合物,在该组合物中主要含有三氟啶磺隆、嘧草硫醚和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和/或环己烯酮类除草活性物质。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三者复配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对棉花田恶性杂草防除效果,扩大杀草谱。
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含有三氟啶磺隆、嘧草硫醚、芳氧苯氧丙酸酯和/或环己烯酮类,三氟啶磺隆∶嘧草硫醚∶芳氧苯氧丙酸酯和/或环己烯酮类的重量份数比为0.1∶1∶20-20∶1∶0.1。
其重量份比优选的为0.2∶1∶10-10∶1∶0.2。
本发明所述的重量份为本领域常用的重量单位,比如克、两、公斤、吨等。
所述三氟啶磺隆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3-[3-(2,2,2-三氟乙氧基)-2-吡啶磺酰基)]脲,或其有机盐如乙醇胺盐、三异丙醇胺盐、三乙胺盐、二甲胺盐,或其无机盐如钾盐、钠盐、铵盐。
所述嘧草硫醚为2-氯-6-(4,6-二甲氧基嘧啶-2-基硫基)苯甲酸,或其有机盐如乙醇胺盐,三异丙醇胺盐、三乙胺盐、二甲胺盐,或其无机盐如钾盐、钠盐、铵盐,或其酯类如甲酯、丁酯、辛酯、异辛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颖新泰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颖新泰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软瓶自动收集整理机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和信号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