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9034.1 | 申请日: | 200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赵新宇;其木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伞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12 | 分类号: | C02F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桂玲;许文娟 |
地址: | 100094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除垢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的水多多少少都含钙、镁离子,都是“硬水”,因其浓度不一样,一般说来浓度大于150ppm为重度硬水,北方水质一般在150ppm以上,各种用水设备、管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内部都会沉积一些水垢和杂质,若不及时清除,就会影响用水设备的使用效率甚至会损坏设备。
现有技术常使用酸式除垢剂,酸式除垢剂又可分为无机酸类除垢剂和有机酸类除垢剂;无机酸类除垢剂以盐酸为主,成本低,除垢速度较快,但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储运不方便,并且对人体和环境均有污染及危害;而有机酸类腐蚀性低,刺激性小,但除垢能力相对较弱、成本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有待于提供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不仅能够溶解、清除水垢,同时对用水设备无腐蚀,还能有杀菌作用,保证除垢后的水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该复合型酸式除垢剂将有机酸和无机酸复合为一体在常温下可方便去除各种水垢,并且对用水设备无腐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所述复合型酸式除垢剂由下述原料按其重量比制备而成:
丙酸 0.1~5
柠檬酸 0.1~5
氨基磺酸 0.1~10
盐酸 0.1~50
磷酸 0.1~50
水 10~60。
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所述复合型酸式除垢剂由下述原料按其重量比制备而成:
氯化铵 1~5
硫酸铵 1~5
丙酸 1~5
乙酸 10~20
柠檬酸 1~5
氨基磺酸 1~2
磷酸 10~30
水 10~50。
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的制备方法,以丙酸、柠檬酸、氨基磺酸、盐酸、磷酸和水为原料,制备步骤如下:
A、将固体物料柠檬酸、氨基磺酸依次加入化料釜中,然后加入水并搅拌使固体物料溶解;
B、将液体物料丙酸加入化料釜中并进行搅拌,使其溶解;
C、用耐酸泵将浓度为30%的盐酸和浓度为85%的磷酸依次打入化料釜中,并将所有物料搅拌均匀;
D、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经200目涤纶筛网过滤,得到配置好的复合型酸式除垢剂。
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的制备方法,以氯化铵、硫酸铵、丙酸、乙酸、柠檬酸、氨基磺酸、磷酸和水为原料,制备步骤如下:
A、将固体物料氯化铵、硫酸铵、柠檬酸、氨基磺酸依次加入化料釜中,然后加入水并搅拌使固体物料溶解;
B、将液体物料丙酸、乙酸依次加入化料釜中并进行搅拌,使其溶解;
C、用耐酸泵将浓度为85%的磷酸打入化料釜中,并将所有物料搅拌均匀;
D、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经200目涤纶筛网过滤,得到配置好的复合型酸式除垢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是将有机酸和无机酸复合为一体的复合型酸式除垢剂,在常温下即可方便去除各种水垢,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同时对用水设备无腐蚀。本发明的复合型酸式除垢剂的去垢力根据不同需要可以达到25~70g/100ml(以碳酸钙计),腐蚀性为0~1级(QB2117通用水基清洗剂),是较佳的去除锅炉、茶炉、饮水机、电开水器、热水瓶、水壶等用水设备水垢的除垢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所述复合型酸式除垢剂由下述原料按其重量比制备而成:
丙酸 0.1~5
柠檬酸 0.1~5
氨基磺酸 0.1~10
盐酸 0.1~50
磷酸 0.1~50
水 10~6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酸式除垢剂可以进一步按其下述重量比制备而成:
丙酸 1~2
柠檬酸 1~2
氨基磺酸 1~2
盐酸 30~50
磷酸 10~30
水 10~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伞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绿伞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9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