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网式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9213.5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法;李光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5/02 | 分类号: | B01D25/02;B01D2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网式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网式过滤器,属于节水灌溉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微灌系统中过滤器是重要的关键部件,它将灌溉水中的杂质和污物过滤,使水质符合微灌系统要求。要求它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因此常用的过滤器主要有网式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砂质过滤器和水砂分离器等几种类型。其中网式过滤器是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
网式过滤器过滤原理:过滤器内有一筛网状滤芯,脏水通过滤芯时,水中的杂质被截留在筛网上,清水流入下游灌溉管道中。当筛网上的赃物达到一定量时,通过清洗过程把它们冲洗到系统之外。
一般网式过滤器的过滤面为圆柱壁面,一定圆柱半径和高度下,过滤面积不是很大(如果半径为r,高度为h,则过滤面积为S1=2πrh),且圆柱面的滤芯制造起来也比较复杂。另外,如果有小部分网破损,整个滤芯就得全部换掉。
目前在微灌系统的筛网过滤器中,除了圆柱面的过滤网外还未见到其他类型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过滤面积大、过滤效率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层网式过滤器。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上盖、下盖、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盖与下盖之间交替同轴安装着n个带有滤网的组件一和组件二,所述的滤网与上盖和下盖平行,所述的进水口和排污口设在组件一的侧壁上,所述的出水口设在组件二的侧壁上。
上述的层网式过滤器中,所述的组件一和组件二为圆柱形,它们的外径相等,在它们的两端设有连接凸缘。
上述的层网式过滤器中,所述的进水口和排污口位于组件一和组件二的滤网之间,所述的出水口位于该组件二和与其相连接的组件一的滤网之间。
上述的层网式过滤器中,所述的进水口和排污口在周向错开90度设在组件一的侧壁上。
上述的层网式过滤器中,一进水管分别与各组件一的各进水口相连接构成过滤器进水口,一出水管分别与各组件二的出水口相连接构成过滤器的出水口。
一种层网式过滤器,它由一套以上如上述的层网式过滤器并联而成。
上述的层网式过滤器中,两套并联在一起的过滤器I和过滤器II的出水口都通往总出水口,在总出水口与过滤器I出水口相通的管路上设阀门I(23),在该阀门I(23)与过滤器I的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一个三通,该三通分出一支管路通往过滤器II的出水口,在该支管路上设有一阀门;在总出水口与过滤器II出水口相通的管路上设阀门II(25),在该阀门II(25)与过滤器II的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一个三通,该三通分出一支管路通往过滤器I的出水口,在该支管路上设有一阀门。此套管路可以实现两套并联在一起的过滤器不间断地供水。
本发明把以往圆柱形过滤滤芯改为平面滤网,通过过滤器组件一和过滤器组件二的交替安装在一起,在相同圆柱体下,可以安装多个平面滤网,使得过滤面积增大:如果半径为r,高度为h,平面滤网数量为n,则过滤面积为S2=πr2n;只要平面滤网数量n>2h/r,或平面滤网间距ΔH=h/n<r/2,即滤网间距小于圆柱半径的一半,或直径的1/4,其过滤面积就超过圆柱半径和高度相同的一般网式过滤器。而且,多个过滤器组件一和组件二交替连接,可实现按实际灌溉系统流量由用户自己确定组件的数量,自己组装,便于使用。
另外,平面滤网制造比圆柱滤芯简单,制造方便。把组件做成标准件后,可方便地拆换。当有部分滤网破损时,只要更换相关组件即可,用不着换所有过滤网组件,所以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层网式过滤器的组件一的剖视图;
图2为本层网式过滤器的组件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层网式过滤器的组件二的剖视图;
图4为本层网式过滤器的组件二的俯视图;
图5为本层网式过滤器的正常过滤状态图;
图6为本层网式过滤器的清洗状态图;
图7为两套层网式过滤器并联时的管路正常过滤状态图;
图8为过滤器I正常过滤工作,过滤器II进行冲洗的管路状况图;
图9为过滤器II正常过滤工作,过滤器I进行冲洗的管路状况图;
图10为两套层网式过滤器并联时的正常过滤状态图;
图11为过滤器I正常过滤工作,过滤器II进行冲洗的状态图;
图12为过滤器II正常过滤工作,过滤器I进行冲洗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9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硅铝合金活塞模锻工艺与模具
- 下一篇:一种保护静电放电的硅控整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