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编织管动态膜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9222.4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樊耀波;袁栋栋;徐国梁;杨文静;于艳;苏宗华;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63/06 | 分类号: | B01D6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编织 动态 组件 | ||
1.一种玻璃纤维编织管动态膜组件,主要由玻璃纤维编织管(1)、端子台(3)和集水管(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编织管(1)其外径为2~10mm,内径为1~9mm,长度为0.5~3m;所述的端子台(3)上装有1~8行×40~100列矩阵形式排列的端子(2);所述的端子(2)为圆台形中空管嘴结构,端子(2)的中空管内径为2~9mm,端子(2)高15~35mm,上底外经为3~10mm,下底外径为4~11mm;所述的集水管(4)有一个嵌入槽(5)和两端的出水管口(6);玻璃纤维编织管动态膜组件的结构为玻璃纤维编织管(1)的上、下端头分别套在上、下端子台(3)对应的端子(2)上,并严密粘结;端子台(3)嵌入集水管(4)的嵌入槽(5)中并严密粘结,端子台(3)嵌入集水管(4)嵌入槽(5)的粘结深度为15~45mm;过滤时,玻璃纤维编织管(1)的过滤水经过端子(2)、端子台(3)被集水管(4)收集,并由集水管(4)的出水管口(6)出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编织管动态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台(3)、端子(2)和集水管(4)材质为PVC-U、PP和ABS硬质塑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编织管动态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管(1)采用玻璃纤维丝材料机械编织制成,机械强度大、耐腐蚀、造价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92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