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数字门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9386.7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6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王云宽;范国梁;秦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B13/14 | 分类号: | B66B13/14;H02K7/10;H02K7/116;H02P27/08;G05B19/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全数字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源,用于为系统提供电源;
一控制装置,与电源连接,用于输出控制信号;
一电机,与控制装置连接,接收控制装置控制信号,用于输出驱动 转矩;
一与电机连接的蜗轮蜗杆,其具有一减速机构,用于将电机的转速 降低,转矩增大后传动到第一齿轮上;
一第一齿轮,固定在一转轴上;
一第二齿轮,固定在另一转轴上;
一皮带,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滑动连接;
一第一门体和一第一连接件,第一门体的上端与第一连接件的下端 连接;
一第二门体和第二连接件,第二门体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的下端连 接;
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和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分别连接到皮带上;
一滑轨,其上面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的底面滑动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电平转换电路、隔离单元、逆变器、 编码器、传感器、保护单元、控制器、数字示波器;
处理单元具有第一端,其与电源连接,用于接收电源电压信号;处 理单元还具有第二端和第三端,用于输出经过处理单元处理的电压信号;
电平转换电路具有第一端,其与处理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提取 处理单元的第三端经过处理的电压信号;电平转换电路还具有第二端和 第三端,用于输出电压信号;
隔离单元具有第一端,其与电平转换电路第二端连接,用于接收电 平转换电路第二端的电压信号;隔离单元还具有第二端,用于输出经过 隔离的脉宽调制PWM波;隔离单元还具有第三端,用于提取控制器的脉 宽调制PWM波;
逆变器具有第一端,其与处理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提取处理单 元第二端的电压信号;逆变器还具有第二端,其与隔离单元第二端连接, 用于提取隔离单元输出的PWM波;逆变器还具有第三端,用于输出三相 电压信号控制电机;逆变器还具有第四端,用于输出电压电流故障信号 和电流信号;
电机具有第一端,其与逆变器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提取逆变器第三 端输出的三相电压信号;电机还具有第二端,用于输出转子位置信息;
编码器具有第一端,其与电机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提取电机第二端 的转子位置信息;编码器还具有第二端,用于输出转子速度脉冲信号, 作为速度反馈;
传感器具有第一端,其与逆变器的第四端连接,用于提取逆变器的 第四端的电流信号;传感器还具有第二端,用于输出传感器感应电流信 号;
保护单元具有第一端,其与逆变器的第四端连接,用于提取逆变器 第四端的电压电流故障信号;保护单元还具有第二端,用于输出滤波后 的电压电流故障信号;
控制器具有第一端,其与隔离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用于为隔离单元 的第三端提供脉宽调制PWM波;
控制器还具有第二端,其与保护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提取保护 单元的第二端滤波后的电压电流故障信号;
控制器还具有第三端,其与电平转换电路第三端连接,用于提取电 平转换电路第三端的电压信号;
控制器还具有第四端,其与数字示波器连接,用于为数字示波器提 供数据显示;
控制器还具有第五端,其与传感器的第二端连接,用于获取传感器 的第二端的感应电流信号;
控制器还具有第六端,其与编码器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提取编码器 第二端的转子速度脉冲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数字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 制器中数字信号处理DSP逻辑运算用于完成系统逻辑判断、控制算法、 功率模块单元的控制、以及故障中断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数字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逆变器由智能功率模块和外围的泵升供电电路构成直交转换电路,是 通过六个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将直流转换成交流输出,连接到电机的三 相上,用来控制电机,逆变器直流母线上的过压信号和智能功率模块的 过压过流信号通过保护单元输入到控制器的中断输入接口,用于直接通 过中断关断所有六路脉宽调制PWM波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数字门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控制装置中控制器通过串行通讯接口与上位机通讯,在线显示所有用 于电机控制的中间变量和门机重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93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石煤钒矿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挡板式履带提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