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相合成酰化二茂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9490.6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6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姜鹏;王春艳;王芳;孙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F17/02 | 分类号: | C07F17/02;B01J27/182;B01J27/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秀梅;何 薇 |
地址: | 100045北京市复兴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合 成酰化二茂铁 方法 | ||
1.一种固相合成酰化二茂铁的方法,包括:以液体磷酸负载于二氧化硅的表面上生成的固体酸为催化剂,将催化剂与二茂铁研磨混合后,以酸酐为酰化剂,在40-80℃下加热反应2-6小时得到产物;各反应原料及催化剂的投料比以摩尔计为,二茂铁∶酸酐∶磷酸等于1.0∶1.0-5.0∶0.9-4.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作载体的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积为200-500m2/g,磷酸的担载量为固体酸催化剂重量的10-40%。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反应原料及催化剂的投料比以摩尔计为,二茂铁∶酸酐∶磷酸等于1.0∶1.5-4.0∶1.0-2.5。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研磨催化剂与二茂铁使其充分混合并达到150目以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酰化剂选自C1-C8脂肪族酸酐。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结晶法处理产物获得酰化二茂铁。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产物直接进行柱色谱分离获得酰化二茂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94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