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白棒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9726.6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白厚增;杨则宜;焦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05 | 分类号: | A23L1/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100069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及其加工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蛋白质含量 高、口感松软、细腻的蛋白棒及其加工方法。适用于运动人群、青少 年、老年人、素食者等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群食用。
背景技术
蛋白质是维持和修复机体以及细胞生长所必需的,它不仅影响机 体组织,如肌肉的生长,还参与激素的产生、免疫功能的维持、其它 营养物质和氧的转运以及血红蛋白的生成、血液凝结等多方面生理功 能。我国推荐成人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在65g-90g之间,一般人群能 够通过平衡合理的膳食获得足够的蛋白质,但特殊人群则容易出现蛋 白质缺乏的情况。从事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为一般 脑力劳动者的2~3倍,这是因为高强度的运动会不同程度地破坏肌细 胞,引起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健美爱好者为了使肌肉得到增长,也需 要摄入大量蛋白质;孕妇、乳母以及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所需要的 蛋白质量明显提高,需要膳食以外的补充;素食主义者膳食中提供的 蛋白质非常有限,往往不能满足需求,而老人、病人等因消化吸收能 力下降,往往也需要食用高蛋白质含量的食品。
蛋白棒在西方国家已经非常流行,口味好、食用方便。我国的食 物棒类产品正在日益被广泛接受。本发明采用气泡基作为蛋白棒的主 要结构,其内部充入空气泡膜,保持组织的多孔性而仍能形态坚实完 整,赋予了产品独特的口感。此种方法生产的蛋白棒,在整个保质期 内性状稳定、口感松软、细腻,蛋奶香味浓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感松软、奶香浓郁、蛋白质含量高的 蛋白棒及其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蛋白棒,其包括如下重量 份的制备原料:
蛋白粉 18~48份;
碳水化合物类物质 15~30份;
脂肪类物质 2~15份;
气泡基 25~50份;
其中所述的气泡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淀粉糖浆 20~25份;
砂糖 0~10份;
鸡蛋蛋白粉 5~15份。
所述的蛋白粉为大豆蛋白粉、乳清蛋白粉、花生蛋白粉、奶粉中 的多种。
所述的碳水化合物类物质为麦芽糊精、低聚糖、饼干粉中的一种 或多种。所指低聚糖优选的为麦芽低聚糖,此种低聚糖能够为人体消 化并提供能量。
所述的脂肪类物质为起酥油、黄油或乳脂肪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原料还包括0~8重量份的植脂末。
所述的原料还包括2~10重量份的坚果,所述的坚果是花生、杏 仁、腰果、榛子、核桃果仁中的一种或几种,增加产品的风味及营养 价值,而且有利于保持形态。
所述的原料还包括0.0004~0.0008重量份的维生素B6。
本发明所述的蛋白棒,其含有20~40%的蛋白质,还含有35~55% 的碳水化合物、10~20%的脂肪。
一种制备本发明的蛋白棒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气泡基:按照上述原料的重量份,将淀粉糖浆和/或砂糖 煮沸10~20分钟,冷却至60~70℃,加入鸡蛋蛋白粉中,搅拌至均匀 且呈白色;
b、制备蛋白棒:按照上述原料的重量份,将除脂肪类物质外的 其他原料粉料混合后,加入熔化好的脂肪类物质,搅拌均匀,加入步 骤a制备的气泡基,混合,和成面团,压片、切块、成型、包装。
所述的淀粉糖浆,其为甜味剂和粘合剂,甜度适中,而且增加产 品的柔软性和韧性。
本发明的蛋白棒的加工方法中,选用以鸡蛋蛋白粉作为起泡剂制 得气泡基,生产的蛋白棒,内部组织多孔、细腻、口感松软、蛋白香 味浓郁。
所述的维生素B6以磷酸吡哆醛(PLP)形式存在于肌肉中,PLP 是转氨酶、转移酶、脱羧酶及裂解酶的辅基,参与能量代谢(包括蛋 白质降解、糖原降解)、免疫系统的形成与维持、血红蛋白卟啉环中 间产物的合成。人体对维生素B6的需要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高度相 关,建议每摄入一克蛋白质的同时摄入维生素B60.02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9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